[实用新型]一种手指运动功能康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06303.7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6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扬威;郑舒方;李健;李兴东;李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立超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3217 | 代理人: | 王大为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指 运动 功能 康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指运动功能康复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手指运动功能康复装置包括手臂支撑机构、SMA丝、绳索和位移放大机构。手臂支撑机构适于固定在手臂上;SMA丝的两端分别从手臂支撑机构的前端贯穿至手臂支撑机构的后端并固定在手臂支撑机构的后端,SMA丝的两端分别适于连接电源的正负极;位移放大机构的前端适于与绳索的一端连接,位移放大机构的后端适于与SMA丝露出在手臂支撑机构前端的部分连接,位移放大机构用于将SMA丝在通电状态下的收缩位移放大至设定倍数后传递给绳索;其中,绳索的另一端适于与手指的远节指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指运动功能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脑卒中又名“中风”,是指由于患者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使得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它的致残率较高,其导致的手部运动功能缺陷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产生了许多与手功能康复相关的康复机械。
对于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的中枢性瘫痪导致的手部运动功能损伤,医学上可以通过神经康复治疗对患者的脑功能进行重塑。常通过特定的装置采用“木偶式提拉”协同运动训练法,诱导联合反应,经过若干个月的神经康复治疗,患者可以逐渐重新恢复手指的运动功能。因此,为了满足上述需求,研究人员便开始研究小巧便携的康复机械臂。
康复机械中的驱动装置有气动、液压、电动、智能材料驱动等,由于气动驱动方式驱动速度快被广泛使用。但是气动和液压驱动方式的辅助装置多且复杂,系统的可靠度和功重比较低,不方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手部运动康复装置的驱动机构结构复杂,可靠度和功重比较低,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指运动功能康复装置,包括:
手臂支撑机构,适于固定在手臂上;
SMA丝,两端分别从所述手臂支撑机构的前端贯穿至所述手臂支撑机构的后端并固定在所述手臂支撑机构的后端,所述SMA丝的两端分别适于连接电源的正负极;
绳索;以及
位移放大机构,前端适于与所述绳索的一端连接,后端适于与所述SMA丝露出在所述手臂支撑机构前端的部分连接,所述位移放大机构用于将所述SMA丝在通电状态下的收缩位移放大至设定倍数后传递给所述绳索;
其中,所述绳索的另一端适于与手指的远节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位移放大机构包括盒体、柱体和滑块机构;
所述滑块机构和所述柱体均设置于所述盒体内部,所述滑块机构滑动连接在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滑块机构的后端与所述SMA丝露出在所述手臂支撑机构前端的部分连接;
所述柱体设置有五个,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三柱体、第四柱体和第五柱体依次沿所述盒体的前端至后端的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盒体固定,所述第三柱体、所述第四柱体和所述第五柱体与滑块机构的前端连接;
所述绳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盒体的前端,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依次绕所述第五柱体、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四柱体、所述第二柱体和所述第三柱体后穿出所述盒体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包括底座和盒盖,所述底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有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盒盖的前端与所述前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盒盖的后端与所述后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后挡板开设有缺口,所述SMA丝露出在所述手臂支撑机构前端的部分适于穿过所述缺口与所述滑块机构的后端连接;
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盒盖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匹配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63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罐体金属薄片传送的上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化妆品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