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摄像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07187.0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4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张淞铭;李守峰;李昱;李烁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千里眼(广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分类号: | F16M11/42;F16M11/04;F16M11/10;F16M11/18;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像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摄像机器人,包括摄像头、充电模块、移动平台和摄像头安装装置,移动平台包括底板和顶板,顶板上设有上安装支架,底板上设有下安装支架;摄像头安装装置安装在移动平台上,摄像头安装装置包括旋转连接件和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摄像头安装在旋转连接件上,旋转连接件可随第一导块沿纵向方向升降,旋转连接件也可绕自身转动,以分别调节摄像头的纵向高度及俯仰角。同时,将充电模块安装到上安装支架和下安装支架上,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调节上安装支架和下安装支架之间的间距,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尺寸的充电模块,进而使本摄像机器人可安装不同功率、耗电量的充电模块,拓展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摄像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在一些人类无法工作的复杂、恶劣的环境中,智能的摄像机器人应运而生,以高效地完成摄像、监控或路径识别等工作。但是,现有摄像机器人主要具有以下不足:一、现有的机器人摄像头往往拍摄角度固定,难以调整拍摄角度,导致拍摄范围少,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摄像工作。二、现有机器人上往往装设有用于接收电信号的无线充电模块,然而,不同功率和不同电量的充电模块往往尺寸不同,现有机器人充电模块安装装置通常只能安装某一种固定尺寸的充电模块,导致机器人在应用方面的适应性大大降低。三、现有的机器人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地面场景平整度不一,机器人中需要稳定性的模块如感知模块等,机器人移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从而影响这些模块功能的实现及稳定性,不能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摄像机器人,既便于调节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也能安装不同的充电模块扩大适用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机器人,包括摄像头;充电模块;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上安装支架,所述底板上设有下安装支架,所述上安装支架通过上固定结构固定所述充电模块的上部,所述下安装支架通过下固定结构固定所述充电模块的下部,所述上安装支架和/或下安装支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移动平台上;摄像头安装装置,所述摄像头安装装置安装在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摄像头安装装置包括旋转连接件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方向垂直于所述顶板,所述旋转连接件铰接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所述旋转铰接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均垂直于所述顶板,各所述第一导轨上设有能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的第一导块,所述第一导块的第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导块的第二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导轨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第一导块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延伸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导块通过第一定位结构可固定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旋转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导块的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固定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块的底面,所述第一支撑组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上设有第一定位通孔,所述导轨上设有沿移动方向布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口的两内侧均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与所述第一挡板抵接,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所述第一定位通孔后通过第一螺母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上安装支架包括第一组成板和第二组成板,所述第一组成板水平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组成板的一端伸出所述顶板的边缘,所述第二组成板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组成板的伸出端,所述下安装支架包括第三组成板和第四组成板,所述第三组成板水平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三组成板的一端伸出所述顶板的边缘,所述第四组成板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三组成板的伸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千里眼(广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千里眼(广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7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上风电齿轮箱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去除化学镀镍废水中次亚磷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