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15503.9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2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昆;朱颖;皮儿·龙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6 | 分类号: | B62D1/16;B62D3/12;B62D5/04;B62D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潘一诺 |
地址: | 2151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转向 助力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转向助力系统,包括:方向盘;第一轴部,所述第一轴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方向盘;齿轮单元,所述齿轮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一轴部的另一端;第二轴部,所述第二轴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齿轮单元;助力单元,所述助力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一轴部的另一端;第三轴部,所述第三轴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助力单元;转向拉杆,所述转向拉杆连接至所述第三轴部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助力单元之前设置一齿轮单元,将方向盘线角传动比和齿轮轴线角传动比解耦,从而可以使用较小的齿轮轴线角传动比来改善助力转矩和蜗轮的挑战,以此提高具有单个小齿轮的电路助力转向系统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转向助力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电动转向助力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转向助力系统领域,汽车质量的增加需要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提供更高的转向转矩,因此,双小齿轮电动转向助力系统(DoublePinionElectric PowerSteering,DPEPS)由于输出性能,变得越来越普及,但双小齿轮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的成本高于管柱式电动转向助力系统(ColumnElectricPower Steering,CEPS)。
单小齿轮电动转向助力系统(SinglePinionElectricPowerSteering,SPEPS)和管柱式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由于仅由一个小齿轮输出,因而他们的性能被限制。具体而言,用户希望更高的线角传动比来提高驾驶操作性能,然而这将要求助力系统提供更高的助力转矩。此外,考虑到蜗轮和蜗杆的耐久性,高助力转矩对尼龙蜗轮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传统的单小齿轮电动转向助力系统和管柱式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的助力转矩受限,同时提供的齿轮力也受限。
因此,如何提高具有单个小齿轮的电路助力转向系统的性能,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相关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本文描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从而提高具有单个小齿轮的电路助力转向系统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转向助力系统,包括:
方向盘;
第一轴部,所述第一轴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方向盘;
齿轮单元,所述齿轮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一轴部的另一端;
第二轴部,所述第二轴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齿轮单元;
助力单元,所述助力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一轴部的另一端;
第三轴部,所述第三轴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助力单元;
转向拉杆,所述转向拉杆连接至所述第三轴部的另一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部包括管柱以及中间轴,所述管柱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方向盘,所述管柱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中间轴的一端,所述中间轴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齿轮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部包括上助力轴,所述上助力轴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齿轮单元,所述上助力轴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助力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轴部包括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助力单元,所述齿轮轴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转向拉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部包括管柱,所述管柱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方向盘,所述管柱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齿轮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部包括上助力轴,所述上助力轴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齿轮单元,所述上助力轴的另一端通过一下助力轴连接至所述助力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15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