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堆叠托盘自动上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33790.6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86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科;黄殿军;乔华;付朝新;李宝林;汪涵;何正红;程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叠 托盘 自动 上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堆叠托盘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托盘升降机构以及托盘平移机构,所述托盘升降机构用于实现托盘竖直方向的升降,所述托盘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载托盘的第一支撑件;所述托盘平移机构用于实现托盘水平方向的移动,所述托盘平移机构包括用于承载托盘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直接与托盘接触的凸起;所述凸起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投影位置设置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与凸起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凸起的顶面与第二支撑件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堆叠托盘自动上下料的装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叠托盘自动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生产效率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采用流水作业进行生产,即将一个产品分解成多个简单的加工工序逐步生产,在不同的加工工序之间,为了避免产品一个个单独移动,常常将一个加工工序完成后的多个产品放置在一个料盘内,然后再将多个料盘堆叠在一起,之后再将层层堆叠后的料盘移动至下一个加工工序进行加工。现有堆叠料盘主要依靠工作人员手动操作,效率极其低下,不符合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堆叠托盘自动上下料的装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堆叠托盘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托盘升降机构以及托盘平移机构,所述托盘升降机构用于实现托盘竖直方向的升降,所述托盘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载托盘的第一支撑件;所述托盘平移机构用于实现托盘水平方向的移动,所述托盘平移机构包括用于承载托盘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直接与托盘接触的凸起;所述凸起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投影位置设置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与凸起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凸起的顶面与第二支撑件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本方案中,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托盘升降机构以及托盘平移机构,所述托盘升降机构通过第一支撑件支撑托盘,实现托盘的升降,所述托盘平移机构通过第二支撑件支撑托盘,实现托盘水平方向的平移。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直接与托盘接触的凸起,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凸起相互配合的第一开槽;通过在第一支撑件设置凸起,第二支撑件上设置第一开槽,实现能够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相互避让,使得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能够同时接触托盘,能够实现单个托盘的平移。
优选的,托盘至少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V型槽,所述V型槽与第一定位柱相互配合,实现托盘的定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凸起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撑件的厚度,方便托盘在第一支撑件的作用下升到到固定位置后,第二支撑件插入凸台与第一支撑件的空隙,且在后续下料过程中,方便第二支撑件撤出相应空隙,避免在插入以及撤出的过程中影响托盘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件还包括用于实现第二支撑件支撑托盘时定位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托盘侧边的V型槽相匹配,能够进一步调整托盘的位置,保证托盘的位置稳定。
优选的,第一支撑件还包括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与第一定位柱相互配合,通过第二开槽的设置,避免第一定位柱对第一支撑件的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托盘定位机构,所述托盘定位机构包括驱动气缸以及用于实现托盘定位的第二定位柱,所述驱动气缸驱动第二定位柱移动,所述第二定位柱与托盘侧边的V型槽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还包括直角坐标机械手,所述直角坐标机械手包括用于抓取托盘上工件的机械抓手,通过机械抓手实现托盘上工件的抓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还包括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用于支撑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通过减震底座的设置,保证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337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柜焊缝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脚托式水下推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