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发动机铝制外壳摩擦面的拉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57828.3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8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希华;李智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众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7/16;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李素红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新能源 汽车发动机 铝制 外壳 摩擦 拉丝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发动机铝制外壳摩擦面的拉丝装置,包括拉丝装置本体和拉丝座,所述拉丝装置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支撑座,伺服电机支撑座位于拉丝装置本体侧端的拉丝座上,并在伺服电机支撑座上安装伺服电机;所述拉丝装置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抬升立柱,抬升立柱的底端与拉丝座固定连接,并在两侧抬升立柱间加装铝制外壳拉丝平台。本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发动机铝制外壳摩擦面的拉丝装置,拉丝板在对铝制外壳做拉丝处理时,稳定性高,可保证铝制外壳做拉丝处理的质量。拉丝板更换方便,无需复杂操作。在更换拉丝板时,无需设定伺服电机的工作程序,拉丝板更换过后无需对伺服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铝制外壳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发动机铝制外壳摩擦面的拉丝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拉丝是反复利用摩擦单元将金属表面刮出线条或纹路的生产工艺,在金属拉丝的过程中,现有拉丝装置由于在工作的过程中反复与金属表面摩擦,因此存在磨损,长期使用后也就磨损严重,也就无法达到拉丝的效果,影响拉丝的质量,而现有的金属拉丝装置,为保障拉丝过程的稳定性,采用较为复杂的构造将金属拉丝装置固定在动力单元上,因此装配不变,无法快速高效的更换,且更换后的稳定性也不能保障,会影响拉丝的效果,并且在更换金属拉丝装置后位置发生改变,需要重新设定伺服伺服电机的工作程序,设定伺服伺服电机的工作程序是一件非常繁琐的是,因此需要在保持伺服伺服电机工作程序不变的基础上更换拉丝装置,基于此,提出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发动机铝制外壳摩擦面的拉丝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发动机铝制外壳摩擦面的拉丝装置,具有做拉丝处理时稳定性高,拉丝板更换方便,无需复杂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拉丝装置在磨损后不变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发动机铝制外壳摩擦面的拉丝装置,包括拉丝装置本体和拉丝座,所述拉丝装置本体的上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支撑座,伺服电机支撑座位于拉丝装置本体侧端的拉丝座上,并在伺服电机支撑座上安装伺服电机;所述拉丝装置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抬升立柱,抬升立柱的底端与拉丝座固定连接,并在两侧抬升立柱间加装铝制外壳拉丝平台;所述拉丝装置本体的上端内侧对称加装有限位槽板,两侧限位槽板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板的上端加装有拉丝板滑座,拉丝板滑座的上端开设有拉丝装置固定槽,拉丝装置固定槽内放置有拉丝板,并在拉丝板的上端放置方形齿板,方形齿板的厚度与拉丝板的厚度与拉丝装置固定槽的深度相等,方形齿板的上端凸出于拉丝板滑座的上端;所述拉丝板滑座的上端加装左转轮、右转轮和啮齿杆,啮齿杆的右侧端开设有三角定位槽,啮齿杆的左侧端开设有圆形定位槽,右转轮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右转轮的另一端插接在三角定位槽内;所述左转轮的一端插接在圆形定位槽内,左转轮的另一端凸出于拉丝装置本体的外侧,并在左转轮的另一端安装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左转轮的左侧端开设有方形槽,并在方形槽内插接有定位方块,定位方块的外侧端与拉丝装置本体的内壁相接处。
优选的,所述左转轮的右侧端加装有圆形定位环板A,当左转轮与圆形定位槽最深处贴合时,圆形定位环板A的内壁与啮齿杆的侧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右转轮的左侧端加装有圆形定位环板B,当右转轮与三角定位槽最深处贴合时,圆形定位环板B的内壁与啮齿杆的侧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圆形定位环板A外侧的左转轮上和圆形定位环板B外侧的右转轮上均加装有定位支撑座,定位支撑座的底端与拉丝装置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啮齿杆的长度小于位于拉丝装置本体内侧左转轮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发动机铝制外壳摩擦面的拉丝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一、拉丝板在对铝制外壳做拉丝处理时,稳定性高,可保证铝制外壳做拉丝处理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众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众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578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