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设计防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61316.4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5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超 |
主分类号: | E01C11/24 | 分类号: | E01C11/24;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济南光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2 | 代理人: | 张瑜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道路 工程设计 防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设计防滑结构,包括路体,所述路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底面开设有沉淀孔,所述凹槽的内部底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调节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不与膨胀螺栓相接触,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在凹槽的内部,所述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块。该市政道路工程设计防滑结构,具备可以对行驶车辆轮胎上的水分进行一定程度的吸附,进而加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进而提高车辆刹车距离,进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设计防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市民对市政路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现有的市政路面大部分是普通的路面,路面的结构比较单一且防滑效果不好,在下雨或者潮湿的天气,路面十分湿滑,车辆行驶在路面上时轮胎会粘附许多水分,进而使轮胎与地面之间摩擦力减小,进而车辆行驶在路面上会增加车辆的刹车距离,引发安全隐患,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设计防滑结构,具备可以对行驶车辆轮胎上的水分进行一定程度的吸附,进而加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进而提高车辆刹车距离,进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市政路面大部分是普通的路面,路面的结构比较单一且防滑效果不好,在下雨或者潮湿的天气,路面十分湿滑,车辆行驶在路面上时轮胎会粘附许多水分,进而使轮胎与地面之间摩擦力减小,进而车辆行驶在路面上会增加车辆的刹车距离,引发安全隐患,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设计防滑结构,包括路体,所述路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底面开设有沉淀孔,所述凹槽的内部底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调节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不与膨胀螺栓相接触,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在凹槽的内部,所述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块,所述防滑块上设置有减震防滑吸水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滑块的左右两侧为弧形,所述防滑块的上端为平面。
优选的,所述防滑块的前端开设有卡孔,所述防滑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与卡孔相互适配。
优选的,所述减震防滑吸水结构包括减震腔,所述减震腔设置在防滑块的内部,所述减震腔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与第二弹簧相互连通,所述牵引绳呈蛛网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吸水垫,所述吸水垫的上表面与减震腔的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滑块的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延伸至防滑块的下端表面,所述连接块上同样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吸水柱。
优选的,所述吸水柱的下端与吸水垫的上表面相互接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设计防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超,未经李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13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