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速轮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66180.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6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于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工富怡智能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1/08 | 分类号: | B65H5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速轮 驱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轮驱动装置,包括:机座、升降板、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电机、电机座、带轮、定位柱、轴承、顶丝、涨紧轮、涨紧轮支架;所述的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连接上轴承和带轮用限位套及顶丝固定在机座上,同时第一驱动轮用联轴器和电机连接进行驱动;所述的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连接上轴承和带轮用限位套及顶丝固定在升降板上,并和各自下面的主动轮接触产生摩擦力;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生产过程中由于耳带收缩造成焊接后长度达不到预定要求的难题,利用两组差速轮运动形成的速度差,通过差速运动,对耳带预先进行拉伸,焊接后耳带不会过度收缩,节省人力来控制耳带收缩,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折叠口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适用于一种差速轮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或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空气中的病菌、粉尘等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肺部,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佩戴口罩可以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口罩应该与脸部紧密贴合,使病菌、粉尘不能轻易漏入,而口罩的机械自动化制作一直是个难题,人们往往不断尝试怎么高效、快速的制作出口罩,但成功的非常少,因此一直是人类追索的方向。口罩应该与脸部紧密贴合,使病菌、粉尘等不能轻易漏入,口罩设置有耳带,通过耳带将口罩固定在头部。现有技术中耳带与口罩主体的连接方式虽然为自动焊接,焊接方式为超声波焊接,机器提前将耳带线裁好,然后再焊接,但因为耳带有一定的收缩量,机器裁剪焊接后会出现长度缩短的现象,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差速轮驱动装置,解决了口罩机耳带收缩对生产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差速轮驱动装置,包括:机座、升降板、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限位套、电机、电机座、带轮、皮带、弹簧、定位柱、螺栓、轴承、顶丝、涨紧轮、涨紧轮支架、底座、卡簧。
所述的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连接上轴承和带轮用限位套及顶丝固定在机座上,同时第一驱动轮用联轴器和电机连接进行驱动。
所述的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连接上轴承和带轮用限位套及顶丝固定在升降板上,并和各自下面的主动轮接触产生摩擦力。
所述的升降板与定位柱连接并被固定在机座上,上部的螺栓拧紧下压使其受力。
所述的导料轴焊接在机座上,引导物料通过。
所述的电机座通过螺钉紧固在机座上支撑电机运行。
所述的涨紧轮用卡簧和轴肩固定在涨紧轮支架上。
其中,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为一组,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为一组,主动轮和驱动轮两个为一组,两组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且外径和材质均不同,由同一电机带动其转动,外径大的一组轮因线速度较快与另一组小轮形成差速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生产过程中由于耳带收缩造成焊接后长度达不到预定要求的难题,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纠正了耳带焊接后达不到预定长度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差速轮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差速轮的整机示意图。
1.螺栓 2.定位柱 3.升降板一 4.第一从动轮 5.第一主动轮 6.机座 7.第二主动轮 8.导料轴 9.第二从动轮 10.限位套 11.电机 12.升降板二 13.电机座 14.带轮一 15.皮带 16.底座 17.涨紧轮 18.卡簧 19.联轴器 20.带轮二21.涨紧轮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工富怡智能制造(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上工富怡智能制造(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6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外旅行记事本
- 下一篇:一种纸品包装机的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