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现役桥梁通道拓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7220.7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4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东;路其辉;徐恒飞;刘德利;王进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02;E01D19/12;E01D2/04;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李珍珍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役 桥梁 通道 拓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现役桥梁通道拓宽结构,现役桥梁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原有桩基,以及设置于原有桩基顶部的原有盖梁和设置于原有盖梁上方的原有车道梁,托台设置在原有盖梁底面的四角处,钢管桩设置在托台下方,横向通梁设置在原有盖梁上方,原有盖梁和横向通梁相互固定在一起,支撑杆两端分别安装在原有盖梁和横向通梁对应一侧的连接耳板上,原有车道梁、钢箱梁车道和钢箱梁人行道分别设置在横向通梁上,钢箱梁车道设置在原有车道梁两侧,钢箱梁人行道设置在钢箱梁车道两侧,路面结构层的两端和中间设有隔离护栏,设置在原有车道梁、钢箱梁车道和钢箱梁人行道的上方,使整体具有承载能力好,整体性强且受力均匀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现役桥梁通道拓宽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但由于早期的交通车流量和车辆载重较低等原因,早期的道路桥梁的设计宽度通常都不大,甚至有些道路桥梁都没有做到人车分流,造成目前很多城市存在交通堵塞的问题。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以及提高道路桥梁运营能力,同时为了节约制造成本和保护环境,充分发挥现役道路桥梁的作用,优选的方式是对现役道路桥梁进行加宽处理。传统上的桥梁加宽和加固的施工技术手段是相互分离的,加宽和加固工艺没有明显的结合,导致桥梁完工后容易出现新旧桥的接合面开裂或变形不一致的问题,降低了桥梁的结构刚度,还会增加后期维护的成本。
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承载能力好,整体性强且受力均匀的现役桥梁通道拓宽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好,整体性强且受力均匀的现役桥梁通道拓宽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现役桥梁通道拓宽结构,包括一种现役桥梁通道拓宽结构,在现役桥梁上进行拓宽通道,包括:托台,钢管桩,横向通梁;托台通过连接筋设置在原有盖梁底面的四角处,且托台和现役桥梁的原有盖梁一体浇筑成型;钢管桩设置在托台下方,横向通梁设置在原有盖梁上方,且原有盖梁和横向通梁连接固定,原有车道梁、钢箱梁车道和钢箱梁人行道分别通过安装支座设置在横向通梁,路面结构层设置在原有车道梁、钢箱梁车道和钢箱梁人行道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原有盖梁和横向通梁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相互贯通的对拉孔,通过设置对拉锚杆和锚头将原有盖梁和横向通梁相互固定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耳板分别设置在原有盖梁两端的下侧和横向通梁底面的两侧,支撑杆两端分别安装在原有盖梁和横向通梁对应一侧的连接耳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通梁、原有盖梁和支撑杆之间形成三角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现役桥梁的原有盖梁的四个角头的每个角头上分别钻设安装横向连接筋、竖向连接筋和纵向连接筋,然后横向连接筋、竖向连接筋和纵向连接筋和托台的钢筋搭接和配筋,在托台的钢筋内浇筑混凝土。
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连接筋、竖向连接筋和纵向连接筋两两正交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钢箱梁车道设置在原有车道梁两侧,钢箱梁人行道设置在钢箱梁车道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面结构层的两端和中间设有隔离护栏。
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与原有盖梁浇筑成整体的托台并下设钢管桩的方案,增强现役桥梁的整体刚度和承载力,技术优势明显。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横向通梁可使桥梁新旧结构受力均匀,避免新旧桥出现接合面开裂或变形不一致的问题,且该现役桥梁通道拓宽结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前预制可大量节约工期。
本实用新型设置对拉锚杆、连接耳板和支撑杆,使新增的横向通梁与原有盖梁牢固结合,有助于桥梁新旧结构的有机结合,整体性强,且施工方便,技术优势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未经德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7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节能的打印装置
- 下一篇:基于三维打印的口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