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8479.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3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艾欢欢;王新程;李鉴洋;李非;王新;刘子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桥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E03F5/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降雨 排水 结构 | ||
1.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包括支撑在排水沟顶面上的门架形固定框(1),在固定框前端的左右内壁上分别沿左右内壁纵向开有矩形安装槽(5),在左右矩形安装槽后部的固定框的左右内壁上分别沿左右内壁纵向开有矩形侧边槽(2),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侧边槽(2)之间沿横向前后平行间隔连接有多个副杆(3),在每一个副杆(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与同侧的侧边槽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的矩形联动滑块(11),所述的多个副杆的纵截面为顶边宽度小于底边宽度的等腰梯形;
在前后相邻的两根副杆(3)之间均连接有一根沿横向设置的承载杆(4),所述的承载杆的左右两端与固定框的左右内壁面间隙配合,所述的承载杆的纵截面为顶边宽度大于底边宽度的等腰梯形,在所述的承载杆的顶壁上设置有一个盖板(13),所述的承载杆(4)和连接在承载杆上的盖板组成一个活动踏步,所述的盖板为顶边宽度大于底边宽度的等腰梯形,所述的盖板的顶边宽度大于承载杆(4)的顶边宽度;
在每一个所述的承载杆(4)的下方沿水平横向设置有一个固定杆(15),在所述的承载杆和固定杆之间沿竖直方向连接有多根挤压弹簧(14),每一根挤压弹簧的上端与承载杆的底壁固定连接且下端与固定杆的顶壁固定相连,所述的固定杆底部固定在排水沟的沟底;
每一个所述的承载杆(4)的底部的四角处分别通过联动杆(12)与前后两个副杆(3)的左右两侧的下部的相邻位置铰接,每一个联动杆的上端与承载杆固定相连,挤压弹簧(14)在初始状态下时,靠近盖板侧的前后两个副杆的顶面位于盖板(13)下方以在活动踏步和副杆之间形成弯折状间隙,挤压弹簧(14)受到挤压力时,盖板(13)能够向下运动且通过联动杆(12)带动前后两个副杆(3)向外运动直至盖板的顶壁与副杆(3)的顶壁组成一个平面;
一个水平横向设置的槽形进水板(6)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侧边滑块(8),两个所述的侧边滑块分别与同侧的安装槽(5)沿水平方向前后滑动连接,在所述的进水板的后壁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连接块(9),一个水平过滤板(10)的前侧连接在左右两个连接块之间,所述的水平过滤板(10)的后端为向上凸起的阻挡凸台(16),所述的水平过滤板的前壁与进水板(6)的后壁接触设置,所述的水平过滤板的后壁与最前部的副杆(3)接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过滤板的前侧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左右连接块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过滤板的前侧顶壁为水平面,在所述的水平面上固定有一个橡胶板,所述的橡胶板的顶面为从前向后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的橡胶板的顶面的前侧边缘与槽形进水板的进水槽的后侧边缘接触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桥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桥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84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行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分解功能的氯化氢尾气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