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银杏树叶采摘实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8378.4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3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善文;孙永元;王莉;刘思安;陆金凯;张燕军;缪宏;戴敏;刘思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A01D69/02;A01D67/0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杏 树叶 采摘 实验 平台 | ||
1.一种银杏树叶采摘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树叶采摘实验平台由第一执行机构(100)、第二执行机构(200)、第一桁架(300)、第二桁架(400)、桁架连接梁(500)和银杏树(600)组成;所述第一桁架(300)、第二桁架(400)和桁架连接梁(500)共同构成采摘实验平台的桁架外框架;所述第一桁架(300)和第二桁架(400)在桁架连接梁(500)作用下实现固定;
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00)由前驱动电机(101)、联轴器(102)、轴承(103)、前旋转滚筒(104)、后旋转滚筒(105)、后驱动电机(106)、前采摘圆棒(107)和后采摘圆棒(108)构成;所述前旋转滚筒(104)和前采摘圆棒(107)共同组成前旋转采摘机构,所述后旋转滚筒(105)和后采摘圆棒(108)共同组成后旋转采摘手机构,所述轴承(103)分别与前旋转滚筒(104)和后旋转滚筒(105)的输入轴转动连接,所述前驱动电机(101)输出轴通过键与联轴器(102)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联轴器(102)通过键与前旋转滚筒(104)输入轴转动连接,所述后旋转滚筒(105)的连接结构与前旋转滚筒(104)相同,所述第二执行机构(200)的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00)相同;
所述第一桁架(300)由上承重架(301)、竖直支撑(302)、下承重架(303)、角码(304)、车轮(305)和固定柱(306)连接构成;所述车轮(305)与下承重架(30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306)通过角码(304)与下承重架(303)固定连接,竖直支撑(302)的上端通过角码(304)与上承重架(301)固定连接,竖直支撑(302)的下端通过角码(304)与下承重架(303)固定连接,第二桁架(400)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桁架(300)相同;
所述第一执行机构(100)与第二执行机构(200)中的前驱动电机(101)和后驱动电机(106)均与上承重架(301)固定连接,所述每个轴承(103)均通过四个角码(304)来固定,使轴承(103)外圈固定不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树叶采摘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旋转滚筒(104)与后旋转滚筒(105)上端的轴承(103)均为深沟球轴承,下端的轴承(103)均为角接触球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树叶采摘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动电机(101)、后驱动电机(106)输出轴均与梅花联轴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树叶采摘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旋转采摘手机构中的前采摘圆棒(107)与后旋转采摘手机构中的后采摘圆棒(108)交错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树叶采摘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动电机(101)和后驱动电机(106)的输出轴分别通过联轴器(102)分别与前旋转滚筒(104)和后旋转滚筒(105)连接,前驱动电机(101)和后驱动电机(106)的输出轴旋转方向相反,均向内旋转,从而带动前旋转采摘手机构和后旋转采摘手机构相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树叶采摘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300)与第二桁架(400)在桁架连接梁(500)作用下实现固定,所述桁架连接梁(500)长度可更换,使第一桁架(300)和第二桁架(400)之间距离可调,以完成对不同树径的银杏叶采摘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837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安全柜
- 下一篇:一种钾钙镁高塔造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