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交通工程用自发光防碰撞的挡车柱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92923.7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9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黄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玉智能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0 | 分类号: | E01F15/00;E01F9/615;E01F9/65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闫亚 |
地址: | 610042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交通 工程 发光 碰撞 挡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交通工程用自发光防碰撞的挡车柱,包括柱体、限位机构、发光机构和缓冲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柱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板、卡块、卡槽、连接板、螺纹杆、限位板、滚动轴承、连接柱、顶板、太阳能电池板、PLC控制器、蓄电池和灯带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得挡车柱具有发光的效果,当在晚上光线不好的路段,避免车辆与挡车柱发生碰撞,进而避免造成车辆损坏,而且后期方便对发光机构进行拆卸维护,大大提高了发光机构的使用寿命,通过防撞板、固定壳、滑块、固定块、稳固块、固定轴、调节板、滚轮和缓冲弹簧的相互配合,从而当车辆和挡车柱发生碰撞时,起到了缓冲的效果,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车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交通工程用自发光防碰撞的挡车柱。
背景技术
对于现在小区内部、步行街以及一些仅供行人通过的道路均会设置挡车柱,挡车柱通常是一排设置以防止外来车辆的进入,但是常见的挡车柱虽然可以实现车辆的阻拦,但是如果在晚上光线不好的路段,车辆容易与挡车柱发生碰撞,进而导致车辆损坏,当技术不好人员的车辆和挡车柱发生碰撞时,很容易刮伤损坏车辆,增加了财产的损失,大大降低了实用性,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交通工程用自发光防碰撞的挡车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交通工程用自发光防碰撞的挡车柱,包括柱体、限位机构、发光机构和缓冲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柱体的顶部,所述发光机构设置在限位机构上,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主体的表面;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柱体的顶部,所述安装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卡块,所述柱体的顶部且对应卡块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的底部贯穿卡槽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卡槽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柱体顶部的左侧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安装板的左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左侧的凹槽内且对应螺纹杆的位置安装有滚动轴承,所述螺纹杆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连接板和滚动轴承且延伸至滚动轴承的内部与滚动轴承的内壁活动连接;
所述发光机构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部,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顶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PLC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连接柱的表面安装有灯带;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防撞板,所述防撞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柱体的前后两侧,所述柱体靠近防撞板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靠近防撞板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防撞板的一侧贯穿固定壳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固定块靠近防撞板的一侧与防撞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远离固定块的一侧安装有稳固块,所述稳固块的顶部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远离稳固块的一侧安装有滚轮,所述调节板靠近滑块的一侧通过缓冲弹簧与滑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与柱体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靠近安装板的一侧与安装板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与柱体的顶部相互接触,所述安装板和柱体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滚轮靠近固定壳内壁的一端与固定壳的内壁滚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防撞板的形状为弧形,所述防撞板通过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玉智能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玉智能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929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石浆料冷却混合搅拌设备
- 下一篇:一种PE管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