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压件装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01730.3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1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薛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浩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2 | 分类号: | B21D39/02;B21D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装配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冲压件装配装置,涉及汽车零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上定位机构,其设置于机架并用于竖向移动和压装上柱体铆接总在的内层板与外层框板;抱紧机构,其设置于机架,用于抱紧上柱体铆接总在,并用于驱使上柱体铆接总在的两个弯折板相向合拢;所述上定位机构和抱紧机构分别为气动、液动或电动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具有提高上柱体铆接总在的装配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压件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上柱体铆接总在是将多种冲压单件应用TOX铆接、模具铆接等技术进行连接,满足整车的安装与性能需要的汽车零部件。
参照图1,上柱体铆接总在包括主体板11、内层板12和外层框板13,其中,主体板11的两侧相向弯折形成垂直于主体板11的弯折板11a,主体板1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装配缺口且主体板11的缺口端称为尾端101,另一侧称为首端102;在弯折板11a靠近首端102的一段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方孔113;外层框板13弯折的两端插入主体板11和弯折板11a围设的空腔中且靠近首端102,外层框板13、主体板11和弯折板11a围设出四方体的内腔,内层板12平行于主体板11且内置于四方体状的内腔;外层框板13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沿上固定有多个插块131,插块131适配于方孔113;内层板12宽度方向的两侧同样固定有多个插块131。
未装配时,两个弯折板11a相互分离且朝外倾斜,以等待放入外层框板13和内层板12做装配。
传统的,对于上述上柱体铆接总在,大多依赖于人工借助工具手动进行,因此受相关工作人员经验和状态影响,存在上柱体铆接总在装配效果相对不稳定,次品率相对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上柱体铆接总在的装配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冲压件装配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冲压件装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冲压件装配装置,包括:
机架;
上定位机构,其设置于机架并用于竖向移动和压装上柱体铆接总在的内层板与外层框板;
抱紧机构,其设置于机架,用于抱紧上柱体铆接总在,并用于驱使上柱体铆接总在的两个弯折板相向合拢;
所述上定位机构和抱紧机构分别为气动、液动或电动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将主体板置于机架,利用抱紧机构对其抱紧,再利用上定位机构将内层板和外层框架分别移动和压装至主体体的空腔内,然后再利用抱紧机构对两个弯折板相互挤压,使其合拢,使得插块插入对应的方孔即可完成装配;由于此时不必再人工手动进行,所以只需调试好本申请,即可相对提高上柱体铆接总在的装配效果。
可选的,所述上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架和定位部件,所述定位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定位顶板和定位底板,所述定位底板固定于机架内且上部固定多个竖向延伸的支杆,所述定位顶板固定于支杆的上端;
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固定于定位顶板且伸缩杆端朝下的压装伸缩缸,所述压装伸缩缸的伸缩杆上固定有推力板,所述推力板远离压装伸缩缸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上柱体铆接总在的内层板与外层框板进行定位的两个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和定位板;
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和定位板分别用于对应插入上柱体铆接总在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装伸缩缸的伸缩杆伸缩带动推力板升降,以将内层板与外层框板送至两个弯折板之间并做压装,在此过程中推力板通过连接于其的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和定位板和内层板与外层框板定位连接。
可选的,所述机架内设置有用于承载上柱体铆接总在的工件块,所述工件块位于定位部件的下方且上部固定多个竖向的定位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浩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浩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01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物联网智能网关装置
- 下一篇:胡麻油脱胶脱酸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