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式烹饪的扒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30123.X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0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周爱荣;李伟填;莫惟高;李海然;蒋宗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诺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4 | 代理人: | 任毅;黄国亮 |
地址: | 52831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烹饪 模块 | ||
1.接触式烹饪的扒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下加热模组,所述下加热模组上设有若干下加热位,各所述下加热位的加热面朝上设置;
转盘机构,所述转盘机构安装于所述下加热模组底部,所述转盘机构带动所述下加热模组转动;
上加热模组,包括上加热顶板,所述上加热顶板上设有若干加热面朝下设置的上加热位,所述上加热位的个数少于所述下加热位的个数;
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驱动所述上加热模组进行升降动作,以使得所述上加热模组呈现向下接近所述下加热模组以加热食材的第一工位或者向上远离所述下加热模组以松开食材的第二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式烹饪的扒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热模组包括圆环状结构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端导热连接有若干个等弧度分布的垫高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式烹饪的扒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下加热位设有检测感应片,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检测各所述检测感应片的位置的检测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式烹饪的扒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热模组上还设有圆形的烹饪区,所述烹饪区包括底板和环绕所述底板设置的一圈挡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底板孔,所述垫高块穿过所述底板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式烹饪的扒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区内还设有若干由底部穿过所述底板孔而放置在所述垫高块上的下快换底板,所述下快换底板设有与所述垫高块外廓匹配的盲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式烹饪的扒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区内设有向所述上加热位延伸的下刮油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式烹饪的扒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热模组的中部还设有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罩有滚动体,所述滚动体绕所述固定架转动,所述滚动体上设有一竖向设置的接线环。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条所述的接触式烹饪的扒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机构的驱动部件和所述顶升机构的驱动部件位于所述机架底部的同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条所述的接触式烹饪的扒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上加热位包括安装于所述上加热顶板下方的上加热板,所述上加热板与所述上加热顶板间连接有弹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触式烹饪的扒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顶板上设有向所述下加热位延伸的上刮油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触式烹饪的扒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上加热位还设有拆装连接于所述上加热板底部的上快换模块,每一所述上快换模块的底端面形成所述上加热位的加热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触式烹饪的扒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上加热位还设有快速夹钳,所述快速夹钳穿过所述上加热顶板和所述上加热板后将所述上快换模块扣紧在所述上加热板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3012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洁炉废水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腔镀膜药水充分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