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路式排气岐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0886.5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0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洪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F01N1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罗茶根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路 排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路式排气岐管,包括排气歧管装置本体,排气歧管装置本体包括气缸盖、气道和集合部,气道设有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第一气道包括竖直段一、竖直段二、竖直段三和弯曲段一,第二气道设有横向段一、横向段二、横向段三、横向段四、横向段五和排气管一,第三气道设有倾斜段一、倾斜段二、倾斜段三、倾斜段四、倾斜段五和排气管二,第四气道设有弯曲段二和排气管三,弯曲段一、排气管一、排气管二和排气管三的端部均与集合部连接,气缸盖侧面上至少设有4个出气口,出气口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第三出气口和第四出气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性能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排气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路式排气岐管。
背景技术
排气歧管,是与发动机气缸体相连的,将各缸的排气集中起来导入排气总管,带有分歧的管路。对它的要求主要是,尽量减少排气阻力,并避免各缸之间相互干扰。 排气过分集中时,各缸之间会产生相互干扰,也就是某缸排气时,正好碰到别的缸窜来的没有排净的废气。这样,就会增加排气的阻力,进而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所以目前亟待需要一种汽车排气歧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管路式排气岐管,通过设置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性能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管路式排气岐管,其包括排气歧管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歧管装置本体包括气缸盖、气道和集合部,所述气道设有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包括竖直段一、竖直段二、竖直段三和弯曲段一,所述第二气道设有横向段一、横向段二、横向段三、横向段四、横向段五和排气管一,所述第三气道设有倾斜段一、倾斜段二、倾斜段三、倾斜段四、倾斜段五和排气管二,所述第四气道设有弯曲段二和排气管三,所述弯曲段一、排气管一、排气管二和排气管三的端部均与集合部连接,所述气缸盖侧面上至少设有4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第三出气口和第四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的距离为2m,所述第二出气口与第三出气口的距离为4m,所述第三出气口与第四出气口的距离为6m。
在本实用新型的管路式排气岐管中,所述集合部上设有总排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第三出气口和第四出气口上均设有输出管道,且输出管道的直径均为34mm,所述输出管道与气缸盖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管路式排气岐管中,所述竖直段三的长度大于竖直段一和竖直段二的长度,所述弯曲段一的长度小竖直段一和竖直段二的长度,所述竖直段一与竖直段二的底部相连接,且竖直段二的另一端与竖直段三连接,所述竖直段一、竖直段二和竖直段三的长度构成竖直方向的U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管路式排气岐管中,所述横向段一和横向段五的长度均小于横向段二、横向段三和的横向段四的长度,所述横向段一的底部与横向段二的顶部相连,所述横向段二的底部与横向段三的顶部相连,所述横向段三的底部与横向段四的顶部相连,所述横向段四的底部与横向段五的顶部相连,所述横向段五的底部与排气管一连接,所述横向段一、横向段二、横向段三、横向段四和横向段共同构成横向的U性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管路式排气岐管中,所述第四气道的长度大于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的长度,所述气道的内部包括三角形板、缓冲凹槽、空腔、吸热层和降温层,所述缓冲凹槽位于吸热层和三角形板的中间,所述三角形板等间距的分布在气道内,且三角形板至少设有10个。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管路式排气岐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案设置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并将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和第四气道设置成不同的结构形状,每根气道处于不同的距离和散热形式,这就实现了每个气道尽量加长并独立成型以减少不同管内的气体相互影响,三角形板、缓冲凹槽、空腔、吸热层和降温层的设置使得内部气体的热量得到充分的吸收,降低了速率,这样人为控制排气歧管降温全过程,装置操作非常简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洪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洪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08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量吸收型气体采样器
- 下一篇:一种钢板弹簧吊耳锁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