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具用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6720.4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0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彭湃;马琳;刘洋;张宪伍;曲凤泽;刘忠海;王恩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B66C15/00;B66C13/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具用 升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具用升降机构,属于焊接工艺工装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升降杆总成、第二升降杆总成和升降套杆总成,所述第一升降杆总成、第二升降杆总成和升降套杆总成依次相互抽插连接,所述升降套杆总成一端固定在天车上,所述第一升降杆总成一端固定在吊具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具用升降机构,采用三段式升降形式,吊具升降高度大,提高操纵安全性,可实现本工位制件在空中的储备,可降低本工位钢结构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具用升降机构,属于焊接工艺工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白车身中、小型总成件工位与工位间转运,采用吊具、抓手、输送机构等形式,但升降高度、抓取稳定性、可操作性、加工成本很难兼顾,目前各大汽车生产厂多采用双导杆刚性吊具,但升降高度不足,工艺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吊具升降高度不足,工艺性差,操作安全性差和不能实现本工位存储的问题,提出一种吊具用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吊具用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杆总成、第二升降杆总成和升降套杆总成,所述第一升降杆总成、第二升降杆总成和升降套杆总成依次相互抽插连接,所述升降套杆总成一端固定在天车上,所述第一升降杆总成一端固定在吊具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升降杆总成包括:第一导向套安装座、第一导向套、第一导向杆和底座,所述第一导向套安装座和底座分别设置在第一导向杆的两端,所述底座固定在吊具上,所述第一导向套套设在第一导向套安装座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升降杆总成包括:第二导向套安装座、第二导向套、第二导向杆、第一连接套和第一衬套,所述第二导向套安装座和第一连接套分别固定在第二导向杆两端,所述第二导向套套设在第二导向套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衬套套设在第一导向套上,所述第一衬套能带动第一导向杆在第二导向杆内滑动。
优选的是,所述升降套杆总成包括:端盖、顶座、导套、第二连接套和第二衬套,所述端盖和第二连接套分别设置在导套的两端,所述顶座套设在导套上,所述导套通过顶座固定在天车上,所述第二衬套套设在第二导向套上并能带动第二导向杆在导套内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注油口和第二注油口。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升降杆总成还包括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套设在第一导向杆上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缓冲块能与第一连接套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具用升降机构,采用三段式升降形式,吊具升降高度大,提高操纵安全性,可实现本工位制件在空中的储备,可降低本工位钢结构高度,整体机构更加简单科学,符合现在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具用升降机构的等轴测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具用升降机构的第一升降杆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具用升降机构的第二升降杆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具用升降机构的升降套杆主视图;
图5是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具用升降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是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具用升降机构的第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是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吊具用升降机构的第二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67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油孔座焊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前顶开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