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耗氢式尾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88617.3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7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程飞;郝义国;陈华明;张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46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孔灿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汽车 耗氢式 尾气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耗氢式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尾气处理装置,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催化剂、以及温度传感器;以及冷却子系统,其包括储液箱、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换热管、用于泵送冷却液的水泵、以及用于串接储液箱、换热管和水泵的循环管路,水泵设有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数据调整水泵的泵速,使壳体内部的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尾气处理装置中氧化还原反应消耗掉尾气中的氢气,同时通过冷却子系统对尾气处理装置进行冷却,从而保证尾气处理装置温度的恒定,提高尾气中氢气的反应效率,解决了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尾气排放的氢气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汽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耗氢式尾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氢燃料电池已经开始应用于各车型,轿车、物流车和大巴等等。随着而来伴随着各种问题,其中,氢安全是氢燃料电池的应用的重中之重。由于氢燃料电池系统无法实现100%的电化学反应效率,导致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在不同工况下均有少量氢气排出,若是氢燃料汽车得以大量应用且车辆处于封闭环境中,这样尾气中的氢气易发生聚集现象,当氢气浓度达到一定值时,遇到明火的情况易发生爆炸,从而给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的应用带来极大隐患,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大量使用的情况下,处于停车场等密闭环境排放尾气时,有大量氢气聚集,带来极大的氢安全隐患,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合理的尾气处理方法,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尾气排放零氢气,确保在大量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应用场合实现尾气氢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尾气安全排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耗氢式尾气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耗氢式尾气处理系统,包括:
尾气处理装置,其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用于催化氢气和氧气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以及用于采集所述壳体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以及冷却子系统,其包括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储液箱、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换热管、用于泵送冷却液的水泵、以及用于串接所述储液箱、所述换热管和所述水泵的循环管路,所述水泵设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数据调整所述水泵的泵速,使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为沿着所述壳体内部气流方向间隔设置的多块铂网,任意相邻两所述铂网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为有机化合物或金属氧化物。
进一步地,所述尾气处理装置还包括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一端连接氢能汽车的电堆的出气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为沿着气流方向向下倾斜的管状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温度处理模块和与所述温度处理模块电连接的驱动模块,所述温度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并在判断出所述壳体内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触发所述驱动模块并通过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水泵启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氢能汽车的电堆,所述控制模块在判断出所述电堆启动时控制所述水泵启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耗氢式尾气处理系统,在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尾气排放至大气前,通过尾气处理装置对尾气中未完全反应的氢气进行处理,氧化还原反应消耗掉尾气中的氢气,同时通过冷却子系统对尾气处理装置进行冷却,从而保证尾气处理装置温度的恒定,使得尾气处理装置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尾气中氢气的反应效率,从而从尾气处理装置排出的尾气中将不会含有氢气,解决了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尾气排放的氢气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88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瞄准仪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储氢式尾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