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PCB板镭射标靶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94485.5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8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业率;宋建华;何鹏;张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3/02 | 分类号: | H05K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pcb 镭射 识别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PCB板镭射标靶识别系统,包括镭射标靶生成组件、第一转移组件、第二转移组件、图像采集组件和曝光组件,镭射标靶生成组件预制镭射标靶图案,之后通过第一转移组件将带有镭射标靶图案的PCB板转移至第二转移组件处,调节第一转移组件和第二转移组件使其相向而置,之后第二转移组件吸附PCB板,第一转移组件松开PCB板,同时第二转移组件旋转使得PCB板与水平面平行;第二转移组件将PCB板移动至曝光组件处后松开PCB板,曝光组件将PCB板固定住之后图像采集组件开始工作,完成镭射标靶的识别;实现上述过程所需要的部件比较常见,因此容易设计;且通过图像采集组件的设置可以轻松获取PCB板上的标靶图案,实现了精确的识别定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PCB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PCB板镭射标靶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PCB板的生产流程包括钻孔、沉铜、图形转移、图形电镀、退膜等多个工艺,其中,关键步骤“图形转移”即曝光流程,具体是:将电路图案通过紫外光精准地转移到覆在PCB表面的感光材料(干膜或者湿膜)上;感光材料发生光化学反应,内部化学结构发生变化,物性发生变化,而未照射的不发生化学反应,活性不变。利用这一特性,采用溶解或剥离方法形成导电图形。
PCB板的图形转移过程需要通过专用设备在PCB板上进行镭射曝光,曝光出指定图案以作为图案曝光位置的标记;然后曝光设备通过图形识别镭射标靶位置,从而进行下一步曝光工序。
目前,电路板的电路细度最小可达20微米以内,因此,图形转移的识别精度对于PCB板的生产质量极为重要,提高识别精度即为 PCB生产的关键步骤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PCB 板镭射标靶识别系统,提高了镭射标靶的识别精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PCB板镭射标靶识别系统,其包括镭射标靶生成组件、第一转移组件、第二转移组件、图像采集组件以及曝光组件,所述镭射标靶生成组件、第一转移组件、第二转移组件、曝光组件沿着流水线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固定在曝光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镭射标靶生成组件包括三个或者四个激光器,每个所述激光器的光路出口处均安装有光学掩膜版。
优选地,该PCB板镭射标靶识别系统进一步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与曝光组件连接用于对镭射标靶图案进行精确定位。
优选地,该PCB板镭射标靶识别系统进一步包括深度学习组件,所述深度学习组件与定位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移组件包括导轨、第一伸缩杆、第一吸盘以及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导轨上且可沿导轨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吸盘固定在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且在第一伸缩杆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设置在第一吸盘上方用于带动第一吸盘旋转。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移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杆、第二吸盘和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导轨上且可沿导轨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吸盘固定在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且在第二伸缩杆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设置在第二吸盘上方用于带动第二吸盘旋转。
优选地,该PCB板镭射标靶识别系统进一步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PCB板的输送,所述镭射标靶生成组件设置在传送带靠近第一转移组件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第二导轨和工业相机,所述工业相机沿着第二导轨左右移动用于获取PCB板上镭射图像,所述第二导轨固定在曝光组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944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带张紧轮
- 下一篇:一种机载挖树机配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