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装礼品盒生产系统中防止Z轴冲击的传感限位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33398.6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5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裴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易分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B25J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张春慧 |
地址: | 2153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装 礼品盒 生产 系统 防止 冲击 传感 限位 模块 | ||
精装礼品盒生产系统中防止Z轴冲击的传感限位模块,包括第一级限位保护模块、第二级限位保护模块和第三级限位保护模块;第一级限位保护模块包括起点限位开关、限位开关板、终点限位开关和处理器;限位开关板设置在Z轴铝挤上;起点限位开关和终点限位开关设置在限位开关板上;第二级限位保护模块包括液压缓冲器;液压缓冲器设置在Z轴底部;第三级限位保护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设置在加强筋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级并联限位保护的方式,同时进行终点限位保护时,对不同的限位方式进行不同的处理使机械臂更加安全,系统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提升;使机械臂更加得安全可靠,防止Z轴机械臂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时产生错误异常或者误差过大,撞击下方的运送产品或传送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限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精装礼品盒生产系统中防止Z 轴冲击的传感限位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气化生产流水线上都会设置Z轴方向上的垂直运动轴,为了避免行程运动超差,在设备本身或下方流水线上造成事故或者损坏,防止当机械臂下降时由于产生错误导致撞击到产品或者其他设备,通常会对Z轴进行限位保护,比如安装电子信息的防冲击限位传感器,通过软件限位,由程序对电机的转停进行控制,来达到防止Z轴冲击的目的。
在市面上的这种只使用单个限位光电传感器来防止Z轴冲击的方式十分简单,同时也存在很多缺陷。并且这种只有一级保护的措施也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首先,使用的槽型光电传感器的中间缝隙很小,一般只有几毫米,需要通过挡片来进行遮挡并触发信号,如果挡片出现弯曲或者折损,到达终点限位时无法遮挡住传感器就会使限位无法起到作用。其次,在设备的搬运过程中,光电传感器也容易损坏,起不到限位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精装礼品盒生产系统中防止Z轴冲击的传感限位模块,通过使用了三级并联限位保护的方式,在同时进行终点限位保护时,对不同的限位方式进行不同的处理使机械臂更加安全,系统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提升;使机械臂更加得安全可靠,防止Z轴机械臂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时产生错误异常或者误差过大,导致机械臂下降过多,撞击下方的运送产品或传送带。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精装礼品盒生产系统中防止Z轴冲击的传感限位模块,包括第一级限位保护模块、第二级限位保护模块和第三级限位保护模块;Z轴上的设备包括伺服电机、Z轴拖链支架、拖链、直线滑轨、电磁阀转接板、加强筋和Z轴电机板;直线滑轨设置在Z轴的铝挤上;加强筋设置在直线滑轨的连接板上,并与Z轴连接;电磁阀转接板设置在加强筋的侧边;Z轴电机板设置在Z 轴的顶端;伺服电机设置在Z轴电机板上;Z轴拖链支架设置在Z轴的铝挤上;拖链设置在Z轴拖链支架上;第一级限位保护模块包括起点限位开关、限位开关板、终点限位开关和处理器;限位开关板设置两组,分别设置在Z轴铝挤的起点和终点;起点限位开关设置在Z轴铝挤起点上的限位开关板上;终点限位开关设置在Z轴铝挤终点上的限位开关板上;第二级限位保护模块包括液压缓冲器;液压缓冲器设置在Z轴的底部;第三级限位保护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设置在加强筋的底部。
优选的,起点限位开关和终点限位开关设置为槽型光电传感器。
优选的,Z轴上的设备还包括同步轮和同步带;同步轮转动设置在Z轴上;同步带套接在同步轮和伺服电机上,并设置在Z轴的铝挤上。
优选的,处理器与第一限位保护、第二限位保护、第三限位保护和伺服电机通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FPGA器件;FPGA器件与处理器通讯连接。
优选的,第一限位保护、第二限位保护和第三限位保护互相并联;并且第一限位保护优先级高于第二限位保护和第三限位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易分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易分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33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