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接触传感功能的焊接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36629.9 | 申请日: | 2020-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6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于航南;李志良;李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福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天福泰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刘迪雄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接触 传感 功能 焊接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接触传感功能的焊接机器人,包括底座,底座顶部设有主柱,主柱顶部设有第一电机盒,第一电机盒正面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通过第一转轴贯穿第一电机盒和摆动凹槽,摆动凹槽内腔及一侧在第一转轴外围套设摆臂,摆臂顶部设有焊接枪,焊接枪一端设有焊接头,焊接头靠近焊接口的一端内腔设有电焊丝,电焊丝靠近焊接口的一侧内壁设有电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焊接头的焊接口内侧设有电焊丝,在电焊丝靠近焊接口的一侧内壁设有电压传感器,在工件焊接电焊丝接触到工件时,当检测到焊接时的电位差变为0时,控制箱体连接的电脑编程机器人记忆并判断工件位置偏差,并对程序进行修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焊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接触传感功能的焊接机器人。
背景技术
焊接是一个局部的迅速加热和冷却过程,焊接区由于受到四周工件本体的拘束而不能自由膨胀和收缩,冷却后在焊件中便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重要产品焊后都需要消除焊接应力,矫正焊接变形。
现代焊接技术已能焊出无内外缺陷的、机械性能等于甚至高于被连接体的焊缝。被焊接体在空间的相互位置称为焊接接头,接头处的强度除受焊缝质量影响外,还与其几何形状、尺寸、受力情况和工作条件等有关。接头的基本形式有对接、搭接、丁字接和角接等。
近20年来,随着数字化,自动化,计算机,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焊接质量的高度重视,自动焊接已发展成为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自动焊接设备在各工业的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正在迅速扩大。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焊接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是焊接机构制造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自动焊接过程中是不需要人工时时监控操作的,所以在焊接中会遇到工件偏差、坡口尺度等问题,直接影响焊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接触传感功能的焊接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主柱,所述主柱顶部设有第一电机盒,所述第一电机盒顶部设有摆动凹槽,所述第一电机盒正面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通过第一转轴贯穿第一电机盒和摆动凹槽,所述摆动凹槽内腔及一侧在第一转轴外围套设摆臂,所述摆臂顶部设有焊接枪,所述焊接枪一端设有焊接头,所述焊接头靠近焊接口的一端内腔设有电焊丝,所述电焊丝靠近焊接口的一侧内壁设有电压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盒一侧设有第二电机盒。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机盒内腔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第一电机盒侧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表面位于主柱的一侧设有控制箱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柱一侧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第二电机盒远离第一电机盒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焊接头的焊接口内侧设有电焊丝,在电焊丝靠近焊接口的一侧内壁设有电压传感器,使得在进行工件焊接时,电焊丝接触到工件时,能够时时检测到焊接时的电压,当电位差变为0时,控制箱体连接的电脑编程机器人记忆并判断工件位置偏差,并对程序进行修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机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电机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焊接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主柱,3-控制箱体,4-第二电机盒,41-第二电机,42-第二转轴,5-第一电机盒,51-第一电机,511-第一转轴,52-摆动凹槽,6-摆臂,7-焊接枪,8-焊接头,81-焊接口,82-电焊丝,83-电压传感器,9-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福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天福泰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新疆福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天福泰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66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