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叠合板密拼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69169.X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6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郝利君;李洪;李雅君;赵一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 |
代理公司: | 太原中正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6 | 代理人: | 焦进宇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叠合 板密拼 加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配式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向叠合板密拼加强结构,包括叠合板底板,相邻的叠合板底板之间留有拼接缝,叠合板底板的两侧均开有多个预留槽,相邻叠合板底板的预埋槽内预埋有双向附加预应力钢筋,双向附加预应力钢筋的端头顶部焊接有补锚短筋,底板底筋上固定有多个桁架筋,现浇层内预埋有现浇层面筋和现浇层分布筋,置于最外侧的叠合板底板通过梁端支座支撑,现浇层面筋延伸至外部的端头向下弯折90°形成弯锚,弯锚置于梁端支座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预留槽并安放附加补强钢筋,增强楼板的承载能力,同时避免了截面有效高度的损失,极大避免了叠合楼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开裂、渗漏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配式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叠合板密拼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和政策支持,叠合板作为水平预制构件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地产商应用在各个工程项目当中。针对普通住宅楼项目,双向叠合板是楼板设计中最常见和应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叠合板之间又通常采用密拼的方式进行铺设施工,这种方式往往致使两块双向叠合板之间的拼接部位成为薄弱部位,容易发生开裂、渗漏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师通常会在此薄弱部位做加强措施。
传统做法是在叠合板板底处抹抗裂砂浆和加钢丝网片,或者是在叠合板现浇层上放补强钢筋。抹抗裂砂浆和加钢丝网片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楼板渗漏问题,但没有从受力原理上解决楼板的开裂问题;而在叠合板现浇层上放补强钢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楼板的开裂问题,但由于补强钢筋位于楼板现浇层,截面有效高度变小,补强钢筋承担的弯矩较少,且在现场施工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现场定位摆放补强钢筋工作量大,施工困难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板面在长期载荷作用下的开裂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叠合板密拼加强结构,增加一种新的叠合板拼接方式,有效解决密拼板缝处容易开裂的问题,在不影响工厂预制流水线生产和现场安装的同时,优化结构拼缝处受力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向叠合板密拼加强结构,包括叠合板底板、现浇层和多根双向附加预应力钢筋,相邻的叠合板底板之间留有拼接缝,叠合板底板的两侧均开有多个预留槽。
叠合板底板内预埋有多个底板底筋和多个底板分布筋,底板底筋平行于预留槽布置,多个底板底筋等距间隔布置,底板底筋与底板分布筋垂直布置,多个底板分布筋等距间隔布置,底板底筋与底板分布筋组成网状结构。
双向附加预应力钢筋的两端顶部均焊接有补锚短筋,双向附加预应力钢筋的一端预埋在一侧叠合板底板的预留槽内,双向附加预应力钢筋穿过拼接缝后,双向附加预应力钢筋的另一端预埋在另一侧叠合板底板的预留槽内。
双向附加预应力钢筋的长度为拼接缝宽和两倍锚固长度之和,双向附加预应力钢筋的直径不小于底板底筋的直径。
现浇层置于叠合板底板的上部,现浇层内预埋有现浇层面筋和现浇层分布筋,现浇层面筋与现浇层分布筋垂直布置。
底板底筋上固定有多个桁架筋,现浇层面筋固定在多个桁架筋的顶部。
置于最外侧的叠合板底板通过梁端支座支撑,现浇层面筋延伸至最外侧现浇层的外部,现浇层面筋延伸至外部的端头向下弯折90°形成弯锚,弯锚置于梁端支座内,弯锚延伸至梁端支座内的横向长度大于梁端支座宽度的1/2,弯锚穿过梁端支座的中心线并向下延伸。
置于最外侧叠合板底板边缘上的预留槽内预埋有单向附加预应力钢筋,单向附加预应力钢筋的一端顶部焊接有补锚短筋并置于边缘上的预留槽内,单向附加预应力钢筋的另一端延伸至梁端支座内,单向附加预应力钢筋延伸至梁端支座内的横向长度大于梁端支座宽度的1/2,单向附加预应力钢筋穿过梁端支座的中心线并横向延伸。
叠合板底板若处于拼接的中间部位,同一叠合板底板上同一侧的多个预留槽等距间隔布置,不应预留在同一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91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柔性基板的液位传感器的感应电容
- 下一篇:一种立式钻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