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芯管多层共挤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79852.1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4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彭进雄;李卫国;徐良军;杨厚喜;刘佑华;刘经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09 | 分类号: | B29C48/09;B29C48/21;B29C48/32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6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434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芯管 多层 模具 | ||
1.一种硅芯管多层共挤模具,它由模套(1)、芯模(2)、芯模座(3)、外分流模体(4)、内分流模体(5)和导管固定套(6)构成,其特征在于:模套(1)一端通过口模压盖(7)装有口模座(22),口模压盖(7)与模套(1)通过螺栓连接,口模座(22)右端通过螺栓装有口模盖(8);模套(1)内通过锁紧螺栓装有外分流模体(4),外分流模体(4)圆周上设置有导流孔(11),外分流模体(4)与模套(1)之间设置有挤胶腔A(12);外分流模体(4)内通过内分流模体(5)套装有芯模座(3),芯模座(3)的右端装有芯模(2),芯模(2)的一端穿过外分流模体(4)延伸至口模盖(8)内,外分流模体(4)与内分流模体(5)和芯模(2)之间设置有挤胶腔B(15),挤胶腔B(15)分别与导流孔(11)和挤胶腔A(12)连通;芯模座(3)的左端延伸至内分流模体(5)外侧,延伸至内分流模体(5)外侧的芯模座(3)端头上装有导管固定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芯管多层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固定套(6)一侧的芯模座(3)外圆上通过内层压盖(17)、内层固定螺钉(18)和螺母(19)装有垫环(16),内层压盖(17)和垫环(16)与内分流模体(5)抵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芯管多层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套(1)外圆上套装有加热圈(13),加热圈(13)和模套(1)圆周上对称状设置有进胶孔A(20)和进胶孔B(21);所述进胶孔B(21)与导流孔(11)对应连通;进胶孔A(20)与挤胶腔A(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芯管多层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套(1)圆周上贯穿装有外层固定螺钉(14),外层固定螺钉(14)与口模座(22)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芯管多层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模盖(8)与口模座(22)之间装有色条板(9),色条板(9)和口模盖(8)上设置有识别条流道(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芯管多层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分流模体(4)的一端端头呈圆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98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防静电真空袋制袋用的静电膜拉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