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致调光器件及多层调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99047.5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1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明;徐春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雅谱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5 | 分类号: | G02F1/155;G02F1/153;G02F1/15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兴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8 | 代理人: | 肖兴坤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光 器件 多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致调光器件及多层调光器件,电致调光器件包括至少一基板、设于至少一基板的至少一侧面上的电极层以及覆盖在电极上和/或分散于电极周围并适于在电场或电流作用下产生光学响应以调光的电活性材料,所述电极层包括在通电后产生电场或电流的至少一对电极。该实用新型创造性地将薄膜电极对布置在同一基板上,可最大限定地优化了器件结构和加工性能,减小两电极之间所形成的电容,降低冲击电流,提高器件边缘与中心部位变色均匀度,而且,可方便地通过调整局部电极的形状和/或相邻电极间的距离,实现局部变色特性的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致调光器件及多层调光器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电致调光器件,其典型的结构为三明治结构,中间为电致活性材料,在电致活性材料的两侧为平行电极,电极的外侧为基板。这种结构方式的电致调光器件要求两电极板间的电场均匀,否则,会出现变色不均匀的现象。然而由于基板自身的形变和基板间形变差异的存在,加之,薄膜电极的面电阻和电解质的存在,不可避免地造成两平行电极间形成不均匀电场。其主要后果为:1)在变、褪色过程中,颜色变化始终表现为从接近外接电源的边缘部分开始,逐渐向中心部位推进,2)即使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器件边缘与中心部位也可能形成明显色差;3)基板局部形变造成的局部颜色不匀。特别是当器件的尺寸变大时,上述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另外,从制造角度来看,要确保两基板间的平行度需要引入均质小球等隔离物,而且,两基板间需要选择既不干扰电活性材料性质又要拥有特定强力的粘结剂,这样,不仅增加了加工工艺的难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相关材料的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致调光器件,它创造性地将薄膜电极对布置在同一基板上,可最大限定地优化了器件结构和加工性能,减小两电极之间所形成的电容,降低冲击电流,提高器件边缘与中心部位变色均匀度,而且,可方便地通过调整局部电极的形状和/或相邻电极间的距离,实现局部变色特性的调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致调光器件,它包括:
至少一基板;
设于至少一基板的至少一侧面上的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在通电后产生电场或电流的至少一对电极;
覆盖在电极上和/或分散于电极周围并适于在电场或电流作用下产生光学响应以调光的电活性材料。
进一步,所述电活性材料包括适于固定于电极表面或分散于电极表面周围的电致调光材料、必要的电解质和助剂。
进一步,所述电致调光材料为
进一步,所述基板为包括至少一层薄板或薄膜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基板由高分子材料、玻璃材料、陶瓷材料、硅材料、碳素材料和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构成。
进一步,所述电极为固定在基板侧面上的导电薄膜。
进一步,所述电极由金属、金属合金、导电高分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碳素材料、导电无机化合物、导电纳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构成。
进一步,所述电极包括电极配合部;
一对电极分别为相互分隔开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其中,
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的电极配合部沿一方向相互交替排列。
进一步,相邻的两电极配合部近边缘间的加权距离h小于1厘米,但大于100纳米。
进一步,所述电极配合部在延伸方向上的加权宽度W小于20厘米,但大于10微米。
进一步,所述电极配合部为线条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雅谱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雅谱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99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