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足鼎立高空作业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04858.X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8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凌忠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阿发渔具厂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2017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足鼎立 高空作业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足鼎立高空作业机器人,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空作业平台;弹性金属管支柱,三个弹性金属管支柱的顶端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倾斜连接在高空作业平台的下端面;可移动支脚,三个可移动支脚分别与三个弹性金属管支柱的底端一一对应且等角度分布在地面上,可移动支脚的顶部设置有卷取升降器,弹性金属管支柱的底端通过展开缠绕在卷取升降器上,本实用新型三根弹性金属管支柱不是并在一起的,三根弹性金属管支柱与水平地面夹角为60度至80度,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顶部安装在高空作业平台面下,下端分开成三足鼎立的架势,底部通过履带车自由移动,改变起升的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机器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三足鼎立高空作业机器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201711067168.4公开了一种组合型金属管支柱高空机器人,主要是一根弹性金属管,壁厚很薄,其轴向从头到底是裁开的,弹性金属管一头通过展开与卷料棍固定,并卷在卷料棍上,另一头固定在高空机器人平台上,高空作业机器人平台上升时,升降棍顺时针旋转,升降压棍压住弹性金属管,使弹性金属管向上升起,把3个金属管支柱高空支柱,按120度圆形阵列,金属管支柱在中间,3个金属管支柱顶部固定在机器人平台上,3套升降棍同时升降,达到垂直升高或下降的功能。
上述组合型金属管支柱高空机器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底部的占地空间较小不能自由移动,起升的高度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三足鼎立高空作业机器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足鼎立高空作业机器人,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空作业平台;
弹性金属管支柱,三个所述弹性金属管支柱的顶端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倾斜连接在所述高空作业平台的下端面;
可移动支脚,三个所述可移动支脚分别与三个所述弹性金属管支柱的底端一一对应且等角度分布在地面上,所述可移动支脚的顶部设置有卷取升降器,所述弹性金属管支柱的底端通过展开缠绕在所述卷取升降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金属管支柱为碳纤维管柱,每个所述弹性金属管支柱与水平地面的夹角相同均为60-80°。
进一步的,所述高空作业平台的底面沿圆周方向等角度设有三个安装座,所述弹性金属管支柱的顶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截面为六边形,所述箱体的顶部限定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支脚为履带车。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三足鼎立高空作业机器人,三个弹性金属管支柱不是并在一起的,三个弹性金属管支柱均为倾斜布置,且与水平地面的夹角相同均为60度至80度,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顶部安装在高空作业平台的下端面,下端分开呈三足鼎立的架势,底部通过履带车自由移动和卷取升降器,改变高空作业平台起升的高度,可用于高空抢险,高空救援,高空消防,高架道路底部的维护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空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空作业平台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阿发渔具厂,未经上海阿发渔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048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颅脑肿瘤术后创伤恢复护理仪
- 下一篇:一种通用型的模块化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