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5G毫米波差分馈电介质谐振器天线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37884.2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4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侯张聚;唐小兰;戴令亮;谢昱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00 | 分类号: | H01Q21/00;H01Q21/08;H01Q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波 馈电 介质 谐振器 天线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5G毫米波差分馈电介质谐振器天线模组,包括天线基本单元及PCB板;PCB板上设置有短路耦合线;短路耦合线包括长馈电线及短馈电线;天线基本单元的第一侧面与长馈电线的一端连接,天线基本单元上和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与短馈电线的一端连接;长馈电线的另一端朝向与短馈电线的另一端朝向相差180度且两者之间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使用短路耦合线作为差分馈电结构,并使用独立的天线基本单元与PCB板的组合代替PCB板集成整个天线,将短路耦合线设置为长馈电线与短馈电线的组合,能够保证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输出恒定的相位,保证天线信号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G毫米波差分馈电介质谐振器天线模组。
背景技术
5G作为全球业界的研发焦点,加快发展5G技术制定5G标准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15年6月召开的ITU-RWP5D第22次会议上明确了5G的三个主要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规模机器通信及高可靠低延时通信;这3个应用场景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关键指标,其中增强型移动带宽场景下用户峰值速度为20Gbps,最低用户体验速率为100Mbps。毫米波独有的高载频、大带宽特性是实现5G超高数据传输速率的主要手段;并且,未来的手机中预留给5G天线的空间会越来越小,且在手机内设置天线的可选位置不多。
根据3GPP TS38.101-2 5G终端射频技术规范和TR38.817终端射频技术报告可知,5GmmWave天线需要覆盖N257(26.5-29.5GHz)、N258(24.25-27.25GHz)、N260(37-40GHz)、N261(27.5-28.35GHz)。
基于PCB的常规毫米波宽带天线,无论天线形式是PATCH,dipole还是slot等,因为带宽要求覆盖N257、N258及N260其PCB的厚度都较大,此时层数变多,又因为在毫米波频段,对多层PCB的对孔,线宽,线距的精度要求高,导致加工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5G毫米波差分馈电介质谐振器天线模组,实现在满足现有性能要求的情况下降低生产难度及体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5G毫米波差分馈电介质谐振器天线模组,包括天线基本单元及PCB板;
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短路耦合线;所述短路耦合线包括长馈电线及短馈电线;
所述天线基本单元的第一侧面与所述长馈电线的一端连接,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短馈电线的一端连接;
所述长馈电线的另一端的朝向与所述短馈电线的另一端的朝向相差180度;
所述长馈电线及所述短馈电线不直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短路耦合线作为差分馈电结构,并使用独立的天线基本单元与PCB板的组合代替PCB板集成整个天线,将短路耦合线设置为长馈电线与短馈电线的组合,能够保证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输出恒定的相位,保证天线信号的质量并实现通过一个输入输出差分信号;将天线部分从PCB板上分离,降低了PCB板的生产难度,能够提高天线加工的精度,实现更加高效的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基本单元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CB板与天线基本单元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5G毫米波差分馈电介质谐振器天线模组的散射参数实验结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5G毫米波差分馈电介质谐振器天线模组的交叉极化曲线与现有微带馈电天线的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378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设备用粉尘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肋钢筋生产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