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具有水循环冷却结构的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45412.1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1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宋燕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隆凯森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F25D1/02;F25D31/00;F25B3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221439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部件 生产 用具 水循环 冷却 结构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具有水循环冷却结构的加工装置,包括主体和发动机,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冷却管体,所述冷却管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机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储水管、导管、水泵、节温器和热交换器使得当需要对加工装置进行冷却时,通过水泵的设置,使得储水管内部的冷却水通过热交换器和导管进行冷却循环,冷却水在冷却循环后,通过节温器进行调节控制水的流速,进而方便冷却水对加工装置的冷却循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具有水循环冷却结构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为了降低成本,占领市场,许多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纷纷向国际化发展。欧洲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纷纷向海外投资,进行国际化生产;北美汽车零部件厂家则纷纷投资欧洲,也想扩展的东欧市场;日本汽车企业也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分支生产机构。
当前汽车零部件在进行加工生产时,加工生产装置往往长时间工作后温度过高,其装置没有设置水循环冷却装置,进而无法对加工装置进行冷却控制,影响了加工装置的使用寿命,影响了装置的实用性,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具有水循环冷却结构的加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具有水循环冷却结构的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在进行加工时无法进行冷却降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具有水循环冷却结构的加工装置,包括主体和发动机,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冷却管体,所述冷却管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阻流机构,所述阻流机构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风冷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储水管,所述储水管设置在冷却管体的上方,所述储水管的下方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热交换器,所述储水管的下表面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下方设置有节温器。
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外表面为螺旋结构的管道,所述热交换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导管的上表面,所述节温器设置在管道的内表面。
优选的,所述阻流机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阻流槽,所述阻流槽的上表面插设有阻流板。
优选的,所述阻流板的外表面为梯状结构,所述阻流板水平设置在阻流槽的上表面,所述阻流机构固定安装在安装管的内表面。
优选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底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散热盘管,所述散热盘管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垫圈,所述散热盘管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散热风扇。
优选的,所述散热盘管为螺旋盘管,所述散热风扇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散热盘管的外表面,所述金属管与节温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具有水循环冷却结构的加工装置能够在加工装置工作时对加工装置进行冷却降温。
1、通过设置的储水管、导管、水泵、节温器和热交换器使得当需要对加工装置进行冷却时,通过水泵的设置,使得储水管内部的冷却水通过热交换器和导管进行冷却循环,冷却水在冷却循环后,通过节温器进行调节控制水的流速,进而方便冷却水对加工装置的冷却循环。
2、通过设置的金属管、散热盘管、连接垫圈和散热风扇使得当冷却水在进行循环后,通过金属管和连接垫圈的连接传导使散热盘管能够将水温进行导热处理,随后通过散热风扇的工作对散热盘管的外表面进行风冷降温,进一步的使水冷的冷却水能够进行降温,加速了冷却水的冷却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隆凯森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隆凯森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454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送机用油缸控制紧链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钢板打卷成捆助卷辊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