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池模组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51824.6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6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五堂;刘阳;郭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H01M50/20;H01M50/543;H01M10/42;H01M10/48;B60L5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萌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电池 模组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池模组和汽车,涉及电池领域。该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壳体、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和测试组件;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均设置于电池壳体的外侧,电池壳体内用于容置电解液;测试组件包括测试内芯、电解保护壳和连接导体,电解保护壳包覆于测试内芯的外侧,测试内芯和电解保护壳均位于电池壳体内,并用于与电池壳体内的电解液接触,连接导体的一端与测试内芯和/或电解保护壳连接,另一端穿过并伸出电池壳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提高电池评估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池模组和汽车。
背景技术
在电池领域中,用纯锂或镀锂的测试电极置于电池内部,以通过第三电极测试电池内部锂的含量。目前电池内部的第三极采用的结构有石墨嵌锂和金属镀锂两种。其中,石墨嵌锂容易被电解液溶解,测量的值随之时间的推移误差偏大;金属镀锂的由于结构比较松散,电压不稳造成测量不精确。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中,第三电极测试存在准确度低、偏差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池模组和汽车,其能够提高电池评估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壳体、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和测试组件;
所述正极极柱和所述负极极柱均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外侧,所述电池壳体内用于容置电解液;
所述测试组件包括测试内芯、电解保护壳和连接导体,所述电解保护壳包覆于所述测试内芯的外侧,所述测试内芯和所述电解保护壳均位于所述电池壳体内,并用于与所述电池壳体内的电解液接触,所述连接导体的一端与所述测试内芯和/或所述电解保护壳连接,另一端穿过并伸出所述电池壳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解保护壳封装于所述测试内芯的外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内芯为金属锂,所述电解保护壳的材料为锂镧锆氧,所述连接导体为金属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导体伸出所述电池壳体的一端为测试电极,所述测试电极靠近所述负极极柱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电极位于所述正极极柱和所述负极极柱之间,或者,所述负极极柱位于所述正极极柱和所述测试电极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测试组件的所述测试内芯以及所述测试内芯对应的所述电解保护壳,相互间隔地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测试组件中的所述测试电极设置为一体。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第三电极测试方法,利用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第三电极测试方法包括:
测量所述负极极柱和伸出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连接导体之间的电压值;
根据所述电压值判断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容量。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
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518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和汽车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铁贯通线电力电缆的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