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交换工位的增减材复合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52787.0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5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邢飞;锁红波;唱丽丽;夏振宇;徐大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B23Q1/66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王培松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工 增减 复合 机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可交换工位的增减材复合机床,包括:用于增材加工带有焊枪的机械臂;用于减材加工的数控机床;用于承载待加工工件的工作台;用于安装所述机械臂、数控机床和工作台的底座;控制柜,用于写入控制机械臂和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以控制机械臂和数控机床的加工;其中,所述工作台被设置成矩形的板状,通过底座上的驱动部件所驱动,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机械臂和数控机床以工作台的转动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工位增减材同时加工,同时对两个工件进行增减材的加工,尤其适应于精度要求高或轮廓复杂的零件,可以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可交换工位的增减材复合机床。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
现有电弧/等离子弧增材制造热流分布可控性差,热影响区域大且电弧形态受运行速度限制大,热源速度不能过快,堆焊效率不高且堆焊后表面精度低,因此在增材制造过程中,需要对有缺陷的区域进行适当减材和补充增材交替制造来提高精度。
而传统机床只能单独做增材加工或者减材加工,需要多台机器完成工件加工,装夹多次,工序复杂,影响效率;因此现有技术开始寻求一种能够同时做增减材加工的复合机床,一般是两种加工模块共用一个加工平台,零件的增减材是交替进行的,但目前这种方式加工速度较慢,仍有待于改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CN110699686A 可交换工位的增减材复合机床
专利文献2:CN107336023A 一种增减材复合加工中心
专利文献3:CN108941558B 等增减材复合成形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专利文献4:CN110052713B 零件增减材复合制造工艺
专利文献5:CN105574254B 增减材复合加工系统及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可交换工位的增减材复合机床,采用机械手臂带动焊枪做增材加工,数控机床做减材加工,工作台上建立两个加工台,可中心旋转180°交换位置,实现增材加工和减材加工位置互换,互不干涉,以提高生产效率高,缩短成品周期短,保证加工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可交换工位的增减材复合机床,包括:
用于增材加工带有焊枪的机械臂;
用于减材加工的数控机床;
用于承载待加工工件的工作台;
用于安装所述机械臂、数控机床和工作台的底座;
控制柜,用于写入控制机械臂和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以控制机械臂和数控机床的加工;
其中,所述工作台被设置成矩形的板状,通过底座上的驱动部件所驱动,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机械臂和数控机床以工作台的转动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
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设有两个加工台,第一加工台和第二加工台以工作台的转动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
所述第一加工台和第二加工台相对于工作台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两组定位销,第一组定位销位于所述机械臂的加工区域,第二组定位销位于数控机床的加工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527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