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70399.5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3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工商学院;刘红英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B25J1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隆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0 | 代理人: | 陆滢炎 |
地址: | 5108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智能 教育 机器人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具体涉及机器人领域,包括机器人支撑脚,所述机器人支撑脚内部固定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布置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外围固定设有一号减震弹簧,所述安装槽内部两侧壁均固定设有限位孔,所述驱动箱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气囊,所述减震气囊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驱动箱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轨道,所述固定轨道内部固定设有滑动槽。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可以对机器人进行良好的减震效果,使机器人在进行运动时不易发生颠簸和晃动现象,以提升自身的稳定性能,且不易时内部零件发生损坏,较为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对智能机器人的研究越来越多。在教育领域,许多院校已在学生中开设了机器人学方面的有关课程。为了满足机器人学方面的有关课程教学示范和实验教学的需求,我们研制开发了全方位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可以作为各种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动态避障、群体协作策略)的良好载体,同时又可以方便的构成网络化的分布式系统,开展多智能体的调度、规划等研究。
而现有的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在进行运动时不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从而使机器人在运动时较为容易受到颠簸和晃动现象,严重的缩短了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减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机器人进行良好的减震效果,以增强机器人自身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减震装置,包括机器人支撑脚,所述机器人支撑脚内部固定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布置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外围固定设有一号减震弹簧,所述安装槽内部两侧壁均固定设有限位孔,所述驱动箱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气囊,所述减震气囊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驱动箱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轨道,所述固定轨道内部固定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件,所述一号连接件内部转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二号连接件,所述滑动块一侧壁固定连接有二号减震弹簧。
实施方式为:通过安装套筒可以将机器人支撑脚与机器人主体进行连接,当机器人支撑脚带动机器人主体进行运动时,自身的重量将会承接给驱动箱,其中,通过减震气囊和压板的结合,可以对驱动箱进行良好的正常效果,同时减震气囊可以对驱动箱进行良好的减震效果,使其在运动时不易发生震动,同时在驱动箱上下波动时,推动杆会通过一号连接件带动滑动块对二号减震弹簧进行推动,且二号减震弹簧也会给予滑动块进行一定的反作用力,从而能够对驱动箱进行良好的减震效果,使驱动箱不易发生上下波动,以提升装置的稳定效果,较为实用,另外,通过限位柱与一号减震弹簧的结合,能够有效的防止驱动箱发生左右晃动,现象,在驱动箱发生左右晃动时,一号减震弹簧可以对驱动箱的黄动力进行良好的缓冲,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效果。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气囊内部固定设有空槽,所述空槽上下两端均固定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外围布置有复位弹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块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凸条,且定位凸条与滑动槽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箱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所述机器人支撑脚顶端固定连接安装套筒。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柱另一端位于限位孔内部,所述二号连接件顶端与安装槽内顶部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柱分别于压板和固定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工商学院;刘红英,未经广州工商学院;刘红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70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割草装置和无人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路板生产用半成品运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