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查井原位浇筑内衬修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786780.0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7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查井 原位 浇筑 内衬 修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查井原位浇筑内衬修复结构,包括检查井井筒、输水管、抬升撑架、顶升吊杆、吊杆抱箍、喷浆环管、第一刮平体、第二刮平体和漏浆回收槽;检查井井筒两侧的输水管内分别设置一个水管封闭囊袋,并在相对的水管封闭囊袋之间设置有2‑3根横向对撑筋;水管封闭囊袋与输水管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抬升撑架置于检查井井筒的上部,撑架底板与检查井井筒外侧的管周土体相接,撑架底板的圆心位于检查井井筒的轴线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检查井井筒两侧的输水管内分别设置一个水管封闭囊袋,并可通过横向对撑筋同步对两个水管封闭囊袋施加横向顶升力,降低了输水管封闭施工的效率和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提高内衬层施工质量和效率、保护施工环境的检查井原位浇筑内衬修复结构,适用于市政工程或水利工程中检查井维修工程。
背景技术
检查井在运营使用过程中,受输水管湿度高、温度应力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出现检查井的内衬层破损、脱落的情况。
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现场成型的检查井内衬修复结构与方法,修复后的检查井成为“旧检查井+内衬检查井”的结构,“内衬检查井”依旧井形变成型,可独立承载各种荷载;内衬材料采用塑胶系列,新井内壁光滑平整,严密度高,可有效根治检查井的内壁渗漏病害。该结构可满足检查井内衬的快速修复,但未能解决修复过程的环境保护和井筒冲刷的问题,而且内衬材料与井筒结构的连接强度难以保障。
鉴于此,为改善内衬层的修复施工质量和效率,目前亟待发明一种可以提高内衬层施工质量和效率、保护施工环境的检查井原位浇筑内衬修复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查井原位浇筑内衬修复结构。
这种检查井原位浇筑内衬修复结构,包括检查井井筒、输水管、抬升撑架、顶升吊杆、吊杆抱箍、喷浆环管、第一刮平体、第二刮平体和漏浆回收槽;检查井井筒两侧的输水管内分别设置一个水管封闭囊袋,并在相对的水管封闭囊袋之间设置有2-3根横向对撑筋;水管封闭囊袋与输水管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抬升撑架置于检查井井筒的上部,撑架底板与检查井井筒外侧的管周土体相接,撑架底板的圆心位于检查井井筒的轴线上;顶升吊杆自上向下依次穿过吊杆抱箍和吊杆导向管,吊杆抱箍与顶升吊杆连接牢固;顶升吊杆插入检查井井筒的深度通过抬升千斤顶初步限定;顶升吊杆的外侧自上向下依次设置喷浆环管、第一刮平体、第二刮平体和漏浆回收槽,喷浆环管与顶升吊杆通过吊杆抱箍连接,第一刮平体和第二刮平体分别与顶升吊杆焊接连接,喷浆环管与吊杆抱箍通过管道夹箍连接;漏浆回收槽与顶升吊杆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密闭环板在环板控位筋作用下与检查井井筒内壁贴合连接;第一喷浆管通过喷浆连接管与外部压浆设备连通;检查井井筒的内侧壁喷射水泥砂浆形成内衬层。
作为优选:所述水管封闭囊袋采用土工膜或橡胶片缝合呈圆柱形结构,其外径与输水管内径相同,在水管封闭囊袋靠近检查井井筒侧设置有囊袋侧撑板,水管封闭囊袋与囊袋侧撑板粘贴连接;所述囊袋侧撑板采用钢板轧制而成,其下部设置与输水管内侧壁相接的斜撑底板,并在囊袋侧撑板与斜撑底板之间设置有撑板斜撑;所述斜撑底板采用钢板轧制而成,其横断面呈圆弧形,其外径与输水管内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786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水管道试压检查井封堵结构
- 下一篇:一种石斑鱼人工养殖环保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