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的智能清洁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11850.3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4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30;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肖芳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智能 清洁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其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运动部、动力部、吸水部、清扫部和控制部;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外壳和底板,上外壳呈圆盘形,上外壳外侧套设有保护套,上外壳上表面安装有声光报警器;运动部包括设置于主体部下方的车轮;所述动力部设置于底板上并与运动部传动连接;清扫部包括设置于底板下侧的转动扫,转动扫通过设置于底板上的转动电机连接,转动扫后侧设置有吸尘口,吸尘口通过吸尘管与抽吸泵连接;吸水部包括安装于底板上的管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家用扫地机器人难以清理积水的问题,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社区清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家用的智能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扫地机器人越来越普遍。但现有扫地机器人均是用于清扫干燥的灰尘,对于液体的污渍,只能通过吸水棉一类的结构来简单清理,当地面上积水较多时,家用扫地机器人通常难以有效清理,且反倒容易导致清扫灰尘部分也与积水混合,从而导致清扫效果严重不足,甚至污染地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2的问题的家用的智能清洁机器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家用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其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运动部、动力部、吸水部、清扫部和控制部;
所述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外壳和底板,上外壳呈圆盘形,上外壳外侧套设有保护套,上外壳上表面安装有声光报警器;
所述运动部包括设置于主体部下方的车轮;所述动力部设置于底板上并与运动部传动连接;
所述清扫部包括设置于底板下侧的转动扫,转动扫通过设置于底板上的转动电机连接,转动扫后侧设置有吸尘口,吸尘口通过吸尘管与抽吸泵连接;
所述吸水部包括安装于底板上的管口,管口通过吸水管依次与抽吸泵和水箱连接,抽吸泵与蓄电池电连接;吸尘管和吸水管通过电动阀与抽吸泵连接;
所述控制部包括与动力部、声光报警器、电动阀和抽吸泵电连接的控制器,外壳底部均布有若干液体检测传感器,液体检测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家用的智能清洁机器人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的智能清洁机器人,通过在上外壳外侧设置保护套,避免外壳与家中各种设施碰撞,影响智能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声光报警器,以显示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工作状态,当存在异常工况时及时提醒。
通过设置清扫部,以实现常规清扫干燥灰尘功能;通过设置吸水部,以专门清理积水,通过将两个功能分开为两部分结构实现,保证吸水工作不影响清扫工作的有效进行,避免两者混合后,转动扫被积水弄湿,导致清扫效果变差的问题。
通过设置运动部,以带动智能清洁机器人移动;通过设置动力部,以为运动部、声光报警器的工作提供动力;通过设置控制部,以驱动各部件的工作,实现智能吸水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板上各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18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油集滤器
- 下一篇:用于清理地面积水的清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