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发泡保温内衬聚丙烯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18330.5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19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尔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F16L5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六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4 | 代理人: | 梁美珠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保温 内衬 聚丙烯 板材 | ||
1.一种微发泡保温内衬聚丙烯板材,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2),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9),所述防护机构(9)包括减震器(901)、耐腐圈(902)、导杆(903)、防磨损板(904),所述防护机构(9)的一侧设置有保温机构(3),所述保温机构(3)包括加热器(301)、恒温管(302)、胶管(303)、螺纹片(304),所述凹槽(2)的一侧设置有埃洛石板材(5),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隔板(8),所述隔板(8)的下端设置有发泡剂(7),所述发泡剂(7)的下端设置有聚丙烯板(6),所述隔板(8)的一侧设置有防水机构(4),所述防水机构(4)包括转把(401)、轴承(402)、防水垫(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发泡保温内衬聚丙烯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管(302)位于加热器(301)的一侧,所述胶管(303)位于加热器(301)的下端,所述螺纹片(304)位于胶管(303)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发泡保温内衬聚丙烯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圈(902)位于减震器(901)的下端,所述导杆(903)贯穿于耐腐圈(902),所述防磨损板(904)位于导杆(903)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发泡保温内衬聚丙烯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垫(403)位于转把(401)的一侧,所述轴承(402)位于转把(401)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发泡保温内衬聚丙烯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301)与恒温管(302)之间设置有槽口,所述加热器(301)的一侧通过槽口与恒温管(30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301)与胶管(303)之间设置有强力胶,所述加热器(301)的下端通过强力胶与胶管(30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胶管(303)与螺纹片(304)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所述胶管(303)的下端通过固定胶与螺纹片(304)的上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发泡保温内衬聚丙烯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903)与防磨损板(904)之间设置有螺栓,所述防磨损板(904)的上端通过螺栓与导杆(90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杆(903)与耐腐圈(902)之间设置有通孔,所述耐腐圈(902)的内侧通过通孔与导杆(903)的四周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耐腐圈(902)与减震器(901)之间设置有卡槽,所述减震器(901)的下端通过卡槽与耐腐圈(902)的上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发泡保温内衬聚丙烯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把(401)与轴承(402)之间设置有槽口,所述转把(401)的下端通过槽口与轴承(402)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转把(401)与防水垫(403)之间设置有螺丝,所述转把(401)的一侧通过螺丝与防水垫(403)的一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尔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尔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83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智能诊断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长的PCD螺旋刃立铣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