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线束短路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2648.9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4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桐创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58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李季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短路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短路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挡板、定位柱和通孔,所述壳体内部居中位置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下端电性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远离电路板一端依次贯穿第一挡板、定位柱内部、通孔和壳体一侧侧壁电性连接有表笔。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电路板,利用导线将电路板和表笔相连,将导线穿过定位柱和下托板,在利用通孔穿过线辊,通过转动固定块带动线辊转动,将多余导线缠绕在线辊上,便于导线余线的收纳,同时在壳体两侧设置第一夹块,将表笔带有指针一端插入保护帽内,便于携带和收纳,还降低了伤人的危险,将触碰杆与电路板相连,通过触碰杆另一端靠近线束,感应线束短路位置,提升线束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路线路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线束短路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汽车线束是否存在短路,将指针式万用表设在一定的参数值连接到汽车线束中,通过观察指针式万用表指针是否抖动或读取参数值判断是否存在短路。
现有的万用表检测都是简单的将两组表笔通过导线捆绑在壳体外部,在收纳时容易造成表笔上的指针损坏,还有伤人的危险,收纳和携带十分不便,且导线不能进行隐藏收纳,容易在检修时挂住车内零部件,造成零部件损坏。
现有的万用表只有简单的两组表笔,在汽车整体线束较多的地方时,检测效率较低,还需要额外增加具有感应效果的仪器,给检修人员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线束短路检测装置,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电路板,利用导线将电路板和表笔相连,将导线穿过定位柱和下托板,在利用通孔穿过线辊,通过转动固定块带动线辊转动,将多余导线缠绕在线辊上,便于导线余线的收纳,同时在壳体两侧设置第一夹块,将表笔带有指针一端插入保护帽内,便于携带和收纳,还降低了伤人的危险,同时将触碰杆与电路板相连,通过触碰杆另一端靠近线束,感应线束短路位置,提升线束检测效率,进一步利用表笔进行精细检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线束短路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挡板、定位柱和通孔,所述壳体内部居中位置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下端电性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远离电路板一端依次贯穿第一挡板、定位柱内部、通孔和壳体一侧侧壁电性连接有表笔,所述表笔居中位置外壁卡接有第一夹块,所述表笔远离导线一端外部设置有保护帽。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靠近两侧侧壁边缘设置有螺钉,所述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壳体内部,所述螺钉设置为两组,所述电路板一侧侧壁电性连接有触碰杆,所述触碰杆远离电路板一端贯穿壳体上表面卡接有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夹块固定连接于壳体外部上表面一侧。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侧壁位于两组螺钉之间固定设置有换挡旋钮,所述第一夹块、导线和表笔均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导线靠近表笔一端贴合有滑轮,所述滑轮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滑轮均固定连接于壳体内部,两组所述滑轮分别设置于定位柱两侧,两组所述第一夹块对称固定连接于壳体外部两侧。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上端外部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外部侧壁固定连接有下托板,所述下托板上表面居中位置固定连接有线辊,所述通孔开设于线辊靠近下端侧壁内部,所述线辊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托板,所述上托板上表面剧中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位于电路板两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保护帽固定连接于定位板下表面,所述保护帽下表面内部设置有硅胶块,所述表笔远离导线一端插接于硅胶块内部,所述定位板、保护帽和硅胶块均设置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壳体外部侧壁固定镶嵌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于电路板所述换挡旋钮、上托板和固定块均设置于显示屏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桐创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桐创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26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废盐的资源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工废水深度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