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疲劳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59911.3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3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川涛;姚永杰;孙煜;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374 | 分类号: | A61B5/374;A61B5/291;A61B5/145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监测 装置 | ||
1.一种疲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柔性材料,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的第一面设置有通孔;
FPC板,所述FPC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FPC板上设置有微控制单元;
脑电采集电极,所述脑电采集电极穿过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所述脑电采集电极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脑电采集电极用于采集额头的脑电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耳夹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耳夹和所述壳体,所述第一耳夹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上设置有偏置采集电极和参考采集电极,所述偏置采集电极和所述参考采集电极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疲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耳夹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耳夹和所述壳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对称设置于所述壳体沿第二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二耳夹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二磁吸部,所述第二磁吸部上设置有血氧采集器,所述血氧采集器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疲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磁吸部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疲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夹,和/或,所述第二耳夹包括对称设置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连接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连接所述第二磁吸部和第二连接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疲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电采集电极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通孔数量与所述脑电采集电极相同,多个所述脑电采集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两端的所述脑电采集电极之间的距离为60mm-100m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疲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绑带,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绑带孔,所述绑带穿过所述绑带孔与所述壳体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键部,所述按键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凹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二面,所述按键部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疲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状态灯,所述状态灯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所述状态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疲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和磁吸式USB接口,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源与所述微控制单元及所述磁吸式USB接口电连接,所述磁吸式USB接口凹设于所述第二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板上还设置有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麦克风用于采集声音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扬声器用于输出语音提示。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主动电极转换单元、多级滤波放大单元、模数转换单元和微处理器,所述主动电极转换单元与所述脑电采集电极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浙江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599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