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气电立焊自主移动式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1799.3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0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郑朝华;吴声枝;李振恩;胡昌军;童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宝中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黄勇亮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气电立焊 自主 移动式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气电立焊自主移动式机器人,属于焊接机器人技术领域,行走车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三维激光扫描器,行走车的另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激光跟踪传感器,行走车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环形等距分布的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表面固定安装有焊接机器人,该新型气电立焊自主移动式机器人设置的支撑板在智能感应距离控制器的作用下,使得电动伸缩杆可以精确的控制焊接机器人的上升位置,并且在缓冲垫和压力控制开关的作用下,可以避免支撑板与行走车产生碰撞,可以避免振动力的产生,减少了振动力对机器人造成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机器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气电立焊自主移动式机器人。
背景技术
大型钢结构的焊接以立焊和横焊为主,对于大型钢结构立焊位置的焊接,由于部件本身结构、重量影响不适合旋转或转动,手工焊接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且焊接质量无法保证,迫切需要实现焊接自动化。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进行大型钢结构焊接时,为了保证焊接的安全性、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都会采用机器人进行焊接,但是现有的一种自主移动式机器人,大都无法对焊接机器人进行精确高度的升降,从而给焊接以及机器人的操作带来一定的不便,并且在焊接机器人进行降落时,往往会造成支撑板与车体的碰撞,进而产生的振动力对机器人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机器人内部精密部件的松动,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气电立焊自主移动式机器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气电立焊自主移动式机器人,该新型气电立焊自主移动式机器人设置的支撑板在智能感应距离控制器的作用下,使得电动伸缩杆可以精确的控制焊接机器人的上升位置,并且在缓冲垫和压力控制开关的作用下,可以避免支撑板与行走车产生碰撞,可以避免振动力的产生,减少了振动力对机器人造成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气电立焊自主移动式机器人,包括行走车,所述行走车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三维激光扫描器,所述行走车的另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激光跟踪传感器,所述行走车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环形等距分布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表面固定安装有焊接机器人,所述焊接机器人的一侧面设置有焊枪,所述支撑板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接收器,所述收纳槽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智能感应距离控制器,所述智能感应距离控制器与接收器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所述收纳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孔,所述限位板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一表面与支撑板的一表面接触连接,该新型气电立焊自主移动式机器人设置的支撑板在智能感应距离控制器的作用下,使得电动伸缩杆可以精确的控制焊接机器人的上升位置,并且在缓冲垫和压力控制开关的作用下,可以避免支撑板与行走车产生碰撞,可以避免振动力的产生,减少了振动力对机器人造成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车的表面开设有避空槽,所述避空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控制开关,所述压力控制开关的一表面与支撑板的一表面接触连接,所述压力控制开关与电动伸缩杆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压力控制开关可以根据支撑板的压力强度来自动控制电动伸缩杆关闭,可以保证支撑板不会挤压行走车。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车的一表面固定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通过导线与智能感应距离控制器电性连接,报警器为声光警示器,在支撑板移动的距离超过智能感应距离控制器的设定范围值时,报警器自动开启警报,起到警示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一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表面与电动伸缩杆的一端面固定连接,安装板与支撑板具有分拆的功能,使得电动伸缩杆与支撑板之间便于装拆。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缓冲垫的上端高处行走车的上端表面,所述缓冲垫的材质为弹性减震橡胶,具有缓冲减震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宝中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宝中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1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