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温自动识别提示电路及并联机器人用驱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1870.8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31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坤;彭土有;罗庆佳;叶永祥;韩冰;朱娜;李杰骏;唐灏;曾卓熙;关钰妍;孙鑫源;蔡明谕;刘伟煌;林国安;曾凯彬;韩立洋;许志飞;陈志豪;李嘉权;李春晖;梁嘉炜;王武;郑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B25J19/06;G01K7/22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徐维唯 |
地址: | 52903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识别 提示 电路 并联 机器人 驱动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温自动识别提示电路及并联机器人用驱动保护装置,该提示电路包括高低温识别模块、比较参考模块、比较模块及放大低通滤波模块;比较模块包括比较器,高低温识别模块的输出端接入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比较参考模块的输出端接入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放大低通滤波模块后输出;高低温识别模块包括依次串接的热敏电阻组件、发光二极管和第一电阻;放大低通滤波模块包括有放大器。本实用新型通过高低温识别模块、比较参考模块、比较模块及放大低通滤波模块的设计,当温度过高时会进行自动识别以提示测温电路进行温度检测,这样,可避免过度消耗功率,并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并联机器人驱动单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温自动识别提示电路及并联机器人用驱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并联机器人,可以定义为动平台和定平台通过至少两个独立的运动链相连接,机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度,且以并联方式驱动的一种闭环机构。并联机器人的特点呈现为无累积误差,精度较高,因而在食品包装、医药分拣、电子产品装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并联机器人中,驱动装置可置于定平台上或接近定平台的位置,这样运动部分重量轻,速度高,动态响应好。驱动装置作为功耗最高的区域,如果温度过高会发生故障损坏并联机器人,严重的还会引起火灾。因而,在驱动装置中会设置有测温电路以检测器件的温度。现有的测温电路大多为实时检测,也即温度检测电路一直处于检测状态,但是,驱动装置并不经常发生过温状态,为此,现有的测温电路并不高效,且易过度消耗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过温自动识别提示电路及并联机器人用驱动保护装置,可大大提高测温效率,降低功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过温自动识别提示电路,包括高低温识别模块、比较参考模块、比较模块及放大低通滤波模块;
比较模块包括比较器,高低温识别模块的输出端接入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比较参考模块的输出端接入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放大低通滤波模块后输出;
高低温识别模块和比较参考模块的输入端共接有同一供电电压;
高低温识别模块包括依次串接的热敏电阻组件、发光二极管和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两端并接有高低温提示稳压电路;
比较参考模块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两端并接有比较参考稳压电路;
放大低通滤波模块包括有放大器。
进一步地,所述热敏电阻组件包括若干个串接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进一步地,所述热敏电阻组件还包括与若干个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串接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进一步地,所述高低温提示稳压电路包括并联的高低温提示稳压二极管和高低温提示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高低温提示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和高低温提示电容的一端共同连接为高低温提示第一共接点,该第一共接点接入所述接入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
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高低温提示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和高低温提示电容的另一端共同连接为高低温提示第二共接点,该第二共接点接地。
所述比较参考稳压电路包括并联的比较参考稳压二极管、比较参考第一电容和比较参考第二电容;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比较参考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比较参考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比较参考第二电容的一端共同连接为比较参考第一共接点,该第一共接点接入所述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
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比较参考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比较参考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比较参考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共同连接为比较参考第二共接点,该第二共接点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18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