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整范围为3微米的微观实验用微米位移垂向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1855.5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1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危;华陈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84;G02B21/26;G02B21/06;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李景辉 |
地址: | 25706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范围 微米 微观 实验 位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整范围为3微米的微观实验用微米位移垂向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范围为3微米的微观实验用微米位移垂向调整装置包括:底玻璃板、顶玻璃板、设置在底玻璃板和顶玻璃板之间的压电陶瓷纳米定位器、以及与压电陶瓷纳米定位器电连接的直流调压器;底玻璃板和顶玻璃板的厚度均为1mm并相互平行;所述压电陶瓷纳米定位器粘接在底玻璃板和顶玻璃板之间,所述直流调压器输入电压为交流220V,最高输出电压为100V。本实用新型厚度仅7mm,面积与玻璃模型相匹配,完全满足高压釜内部可利用空间狭小的需求;控制精度高,调节精度±20nm;应用简单,易于操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观可视化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整范围为3微米的微观实验用微米位移垂向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微观可视化实验是油藏开发实验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项目。利用玻璃可视模型的透明特点,可以观察到刻蚀孔道内流体的流动现象,为科学分析奠定基础。
微观可视化水平向微小孔隙和高压高温方向发展,同时也对观察技术提出挑战。现有技术在观察微米级孔隙结构时遇到了难以突破的问题:如何精细调整焦距,使微米级孔隙成像清晰?调整方法受到观察空间的限制。
为实现高压条件下微米级结构的观察,微观实验的高压釜内有效空间非常狭小,且包含了玻璃模型、载物台、调控平台以及流体/电信号器件等,如图1所示。由于光线空间不能遮挡,因而可利用空间进一步缩小。玻璃模型放置在载物台上,并由调整平台调整其三维移动,垂直Z方向主要是成像聚焦微量移动。对于微米级物体,精细的调焦距离在范围内0~100μm。现有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机械式精细调距方式,其可控精度满足100 μm以上的要求,调整平台尺寸可控制在10cm×10cm范围内,能安装在高压釜空间内。若提高其机械控制精度,调整平台的尺寸将大幅增加,超出了可利用空间。另一种是纳米级压电陶瓷精细调距方式,其可控精度可满足nm级要求,但是其成品平台体积较大在5cm ×5cm×2cm,控制器及线路较为繁琐。两种典型产品见附图1,平台必须放置在调整平台上使用,受到空间限制。又因为其整体为实体,阻挡了光线的通过,不满足玻璃模型的观察条件。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微观可视化实验中,受限于高压釜内部的狭小空间,玻璃模型的调整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调整范围为3微米的微观实验用微米位移垂向调整装置,以解决微观可视化实验中,受限于高压釜内部的狭小空间,玻璃模型的调整不方便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调整范围为3微米的微观实验用微米位移垂向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范围为3微米的微观实验用微米位移垂向调整装置包括:
底玻璃板、顶玻璃板、设置在底玻璃板和顶玻璃板之间的压电陶瓷纳米定位器、以及与压电陶瓷纳米定位器电连接的直流调压器;
底玻璃板和顶玻璃板的厚度均为1mm并相互平行;
所述压电陶瓷纳米定位器粘接在底玻璃板和顶玻璃板之间,所述压电陶瓷纳米定位器为长×宽×高为:1.5mm×1.5mm×5mm的压电陶瓷件,在90V电压下,最大位移量为3.7μm;
所述直流调压器输入电压为交流220V,最高输出电压为100V。
进一步地,所述压电陶瓷纳米定位器的数目为四个,四个压电陶瓷纳米定位器分别位于矩形的四个角点。这样工作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顶玻璃板上设有微观可视化实验用的玻璃模型,所述底玻璃板、顶玻璃板和玻璃模型均设置在高压釜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玻璃板设置在载物台上,所述载物台设有透光通孔,所述透光通孔与玻璃模型观察位置正对。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台位于高压釜内。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调压器位于高压釜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18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