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多连杆后悬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2686.7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8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沈博;郝义国;胡晓斌;詹士成;冉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B60G7/00;B62D7/18;B62D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汽车 连杆 悬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多连杆后悬架结构,包括减震器和下摆臂,所述减震器底部连接有转向节,且转向节后部设置有前束杆,所述转向节左侧连接有轮毂轴承,所述下摆臂安置于转向节前部,且下摆臂通过第一调节螺栓与车架相连接,所述下摆臂顶部设置有外倾架。该氢能汽车多连杆后悬架结构,设备将传动杆件集成在下摆臂上,并使下摆臂带动前束杆进行旋转,这使得设备后悬架单侧杆件只有前束杆、外倾架和减震器三个,这能使设备内部的杆件数量得到减少,从而能使后悬架的后部空间可以进行腾出,便于大型物件的摆放,同时车架在考虑强度的前提下进行了体积减小,这使得车架的占用空间可以减小,从而能使设备更便于大型物件的摆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多连杆后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氢能汽车是以氢作为能源的汽车,氢能汽车能将氢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以推动车辆,氢能汽车是一种环保型汽车,它跟空气中的氧反应,仅产生水蒸气排出,能有效减少传统汽油车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氢能汽车后悬架左右轮之间,需要布置电机、蓄电池或燃料电池等部件。
而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类型的氢能汽车后悬架空间较窄,较难布置大尺寸件,导致大尺寸件安装完成后容易掉落或与车内零件发生磕碰产生损坏,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推出了具体为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多连杆后悬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多连杆后悬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氢能汽车后悬架空间较窄,较难布置大尺寸件,导致大尺寸件安装完成后容易掉落或与车内零件发生磕碰产生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转向节、减震器、前束杆和下摆臂,所述转向节沿前后方向设置,其上端中部设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减震器竖直设置在所述转向节的上方,其下端与所述转向节的第一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摆臂水平设置在所述转向节的前侧,其左端与所述转向节的前部固定连接,其右端通过第一调节螺栓与车架相连接,所述前束杆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转向节的后侧,其左端与所述转向节的后部固定连接,其右端通过第二调节螺栓与车架相连接,所述外倾架水平设置在所述下摆臂的上方,其左端与所述转向节转动连接,其右端通过外倾调节螺栓与车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器与转向节之间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向节的左侧竖直固定有轮毂轴承。
优选的,所述下摆臂与转向节之间呈螺纹连接,且下摆臂与前束杆之间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摆臂通过第一调节螺栓构成转动结构,且下摆臂沿车架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外倾架与下摆臂的第二连接端之间呈螺纹连接,且外倾架通过外倾调节螺栓构成转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氢能汽车多连杆后悬架结构,通过对第一调节螺栓进行调节,能使下摆臂的进行转动,因下摆臂与前束杆之间呈固定连接,这使得前束杆能通过下摆臂的旋转进行转动,通过前束杆的转动,能使转向节带动轮毂轴承进行转动,这使得轮毂轴承的前束角能够进行改变,通过调整轮毂轴承的前束角度并调整至合适角度,可以抵消氢能汽车因前轮外倾带来的不利影响,使车轮直线滚动而无横向滑拖的现象,从而能减少轮胎磨损,这有利于提升氢能汽车的使用稳定性。
该氢能汽车多连杆后悬架结构,下摆臂通过两个衬套与前束杆进行连接,并且两衬套连接在前束杆中端,这使得下摆臂传递至前束杆的力可以得到均匀的分散,从而能降低前束杆发生机械疲劳而损坏的情况发生,这有利于提升前束杆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26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