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用乘客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1687.4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5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姜朋华;王洪亮;王迎彬;耿军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朋华 |
主分类号: | B61D37/00 | 分类号: | B61D3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张江森 |
地址: | 477150 河南省周口***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通用 乘客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轨道交通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轨道交通用乘客防护装置,包括连接竖杆,连接竖杆上连接有握持把手和启动手闸,握持把手固定于连接竖杆上,启动手闸铰接安装于连接竖杆上,连接竖杆设置有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连接竖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通过两根圆管中心相互铰接组成,连接支架上侧两端分别连接有定位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刹车支架、固定刹车线和刹车弹簧,使得使用时自然状态下刹车弹簧将刹车支架上的刹车片拉向移动轮处并与移动轮轮胎处抱紧,防止移动轮转动以及装置移动,使得乘客可以通过手扶握持把手的方式保持稳定而不随着交通工具起步以及制动时摔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装置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轨道交通用乘客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常见的轨道交通有传统铁路(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新型轨道交通有磁悬浮轨道系统、单轨系统(跨座式轨道系统和悬挂式轨道系统)和旅客自动捷运系统等。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现有技术中,轨道交通工具上一些没有座位的乘客对于较高的把手具有握扶不便的特点,使得当交通工具启动和制动时,容易导致乘客摔倒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乘客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交通用乘客防护装置,包括连接竖杆,所述连接竖杆上连接有握持把手和启动手闸,所述握持把手固定于连接竖杆上,所述启动手闸铰接安装于连接竖杆上,所述连接竖杆设置有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连接竖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通过两根圆管中心相互铰接组成,所述连接支架上侧两端分别连接有定位管,所述连接竖杆上设置有托架,所述定位管放置于托架上,所述连接竖杆底部连接有调节竖杆,所述调节竖杆底部连接有三通连接座,两个所述三通连接座分别与连接支架下侧的两端铰接连接,所述三通连接座连接有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一端铰接连接有转向支架,所述转向支架底部铰接连接有转向轮,所述连接横杆另一端铰接连接有移动轮,所述连接横杆上靠近移动轮处滑动套接有刹车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竖杆与调节竖杆之间可以相对滑动,所述调节竖杆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所述连接竖杆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内部设置有调节复位弹簧,所述调节复位弹簧一端与调节筒内壁卡接,所述调节复位弹簧另一端卡接有调节弹球,所述调节弹球与调节筒内壁的凸起卡接,所述调节弹球伸出调节筒的部分与调节孔卡接,通过以上结构可以对装置高度即连接竖杆与调节竖杆之间的连接位置进行调节,具体方法是按下调节弹球压缩调节复位弹簧,时候拉动连接竖杆和调节竖杆至合适高度,在调节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将调节弹球弹出并与调节孔卡接,实现了调节装置高度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通连接座和连接横杆之间设置有一铰接点,所述三通连接座上设置有一半圆槽,所述连接横杆上设置有一圆孔,所述三通连接座上的半圆槽与连接横杆上的圆孔处设置有一连接销,所述连接销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垫片,其中一所述连接垫片与连接销端部卡接,另一所述连接垫片卡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连接销铰接连接,所述固定杆一端设置有插卡结构,所述三通连接座上设置有固定插槽,连接销、连接垫片和固定杆之间形成凸轮结构,当把固定杆的插卡结构插入固定插槽时,通过固定杆对连接垫片的挤压作用,使连接垫片与三通连接座卡接,起到了将三通连接座与连接横杆快速地连接的作用,当需要拆分时,将固定杆从固定插槽中取出,转动连接竖杆和调节竖杆对装置进行折叠,便于对装置进行存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朋华,未经姜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16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水分离控制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电脑剥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