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电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35924.4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8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陈健;张胜龙;张少锋;魏掌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朝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27/00 | 分类号: | F01K27/00;F01K25/10;F01K7/32;F01D15/10;F02C3/22;F02C6/00;F02C6/18;B60K17/12;B60L50/60;B60R16/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娜;刘芳 |
地址: | 201914 上海市黄浦区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系统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电系统及车辆,涉及发电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发电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发电系统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装置和氢能供热发电装置;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装置包括加热器,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通道和第二加热通道;氢能供热发电装置包括燃烧室,燃烧室的出口端与第一加热通道的入口端连通,以使燃烧室内的氢气和氧气混合燃烧后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第二加热通道内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该车辆包括上述发电系统。本实用新型用于简化发电系统的结构,降低成本,能够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是一种新型的新能源技术,具有紧凑、高效、低成本的优势,成为近年来发电与能源动力行业研究的热点之一;另外,氢能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备受瞩目,有望逐步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成为一种新型的洁净能源。
相关技术中,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加热装置和透平机,还包括电动发电机,加热装置用于将压缩机压缩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加热至透平机的工作温度,以使透平机膨胀做功,将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以使电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从而实现发电的过程。
然而,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中,要将压缩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加热至透平机的工作温度,需要额外的设置加热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且能源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电系统及车辆,用于简化发电系统的结构,降低成本,能够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发电系统,其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装置和氢能供热发电装置;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装置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通道和第二加热通道;所述氢能供热发电装置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的入口端连通,以使所述燃烧室内的氢气和氧气混合燃烧后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所述第二加热通道内的超临界二氧化碳。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氢能供热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电动发电机和第一透平机,在所述氢能供热发电装置启动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所述第一透平机转动,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燃烧室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压缩机用于压缩空气,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透平机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一透平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燃烧室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一透平机用于膨胀做功,当所述第一透平机所做的功大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功耗时,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用于发电。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氢能供热发电装置还包括第一分流器和第二分流器,所述第一加热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分流器连通,所述第一分流器的第一出口端与所述第一透平机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一透平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分流器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分流器的第一出口端与所述燃烧室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分流器的第二出口端与大气连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装置还包括冷却器、第二压缩机、回热器和第二透平机;所述回热器包括第一回热通道、第二回热通道和第三回热通道,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回热通道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回热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加热通道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加热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透平机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透平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回热通道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回热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却器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冷却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压缩机用于压缩所述第二压缩机内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所述第二透平机用于将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所述冷却器用于冷却所述冷却器内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所述第一分流器的第二出口端与所述第三回热通道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三回热通道的出口端与大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朝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朝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359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送带的导向校准挡板
- 下一篇:物流包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