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锁锁扣底板浇口切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57737.6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9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圣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凯利福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1/00 | 分类号: | B22D31/00;B24B27/06;B24B4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九方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98 | 代理人: | 王储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门锁 底板 浇口 切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制造的一种汽车门锁锁扣底板浇口切除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立柱,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有转台,所述转台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本发明通过工作板、弧形拉板、弧形槽、十字板和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配合设计,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收缩带到十字板向下移动一定距离,使得弧形拉板和工作板拉紧门锁锁扣本体从而对门锁锁扣本体进行限位,第一电机带动转台转动,从而使得工作板和十字板带动门锁锁扣本体同步转动,将门锁锁扣本体逐个转至打磨盘下方完成浇口切除,可同时切除多个门锁锁扣本体,切除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门锁锁扣底板浇口切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驶之车辆。广义来说,具有四轮行驶的车辆,普遍多称为汽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制造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在汽车制造中对汽车门锁锁口的制造是必不可少的不着,但是目前对于汽车门锁锁扣底板浇口多是人工切除,容易划伤工作人员手部,另外,底板浇口的切除往往是单个切除,切除效率低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锁锁扣底板浇口切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门锁锁扣底板浇口切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门锁锁扣底板浇口切除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立柱,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有转台,所述转台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转台的底面,所述转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十字板,所述转台的上方设有工作板,所述工作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弧形槽,所述十字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向柱,每个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均贯穿工作板并延伸至工作板的上方,且工作板与导向柱为滑动连接,每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均贯穿十字板并固定连接于工作板的底面,且十字板与支撑柱为滑动连接,所述十字板的内部固定镶嵌有四个弧形拉板,且弧形拉板的弧长小于弧形槽的弧长,每个所述弧形拉板的外部均套设有两组门锁锁扣本体,且门锁锁扣本体位于弧形槽的内部,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立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每个所述防滑垫的底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槽,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有支撑板,每个所述立柱的底端均贯穿支撑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下方,且立柱与支撑板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放置有收集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导向柱的上方均设有挡板,且挡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于导向柱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外表面开设有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型板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限位挡杆,所述第二电机的外表面安装有空心挡杆,所述空心挡杆的长度大于两个限位挡杆之间的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工作板、弧形拉板、弧形槽、十字板和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配合设计,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收缩带到十字板向下移动一定距离,使得弧形拉板和工作板拉紧门锁锁扣本体从而对门锁锁扣本体进行限位,第一电机带动转台转动,从而使得工作板和十字板带动门锁锁扣本体同步转动,将门锁锁扣本体逐个转至打磨盘下方完成浇口切除,可同时切除多个门锁锁扣本体,切除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凯利福塑胶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凯利福塑胶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57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