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61491.X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0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钟富彬;袁琳杰;白君;黄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3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方文倩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临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防撞梁 总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包括防撞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上连接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向上延伸一定高度,所述防撞梁本体后端设有连接至机舱纵梁上的吸能盒。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好,减少机舱内零件损坏的可能性,减少乘员受伤风险,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汽车前防撞横梁的布置位置根据汽车车型及前保险杠造型,位置变化较大,SUV前防撞横梁位置一般位置较高,轿车前防撞横梁位置一般较低。当SUV与轿车面对面发生碰撞时,SUV的防撞梁位置较轿车高,轿车防撞梁不能起到吸能作用,易造成SUV侵入轿车量大,导致轿车机舱内部件(冷凝器、散热器、电子风扇等)严重破坏,维修费用高,且易造成人员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好,减少机舱内零件损坏的可能性,减少乘员受伤风险的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包括防撞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上连接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向上延伸一定高度,所述防撞梁本体后端设有连接至机舱纵梁上的吸能盒。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吸能盒设于所述防撞梁本体两端,分别连接至对应位置的所述机舱纵梁上。
所述吸能盒端部连接有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机舱纵梁上。
所述防撞板沿所述防撞梁本体的Y向布置。
所述防撞板包括与所述防撞梁本体外侧面贴合连接的第一贴合连接面及与所述防撞梁本体端面贴合连接的第二贴合连接面,所述第一贴合连接面和第二贴合连接面之间设有过渡连接面。
所述第一贴合连接面向上延伸超出所述防撞梁本体端面一定高度。
所述过渡连接面为倾斜延伸的斜面。
所述防撞板的第一贴合连接面和第二贴合连接面焊接连接在所述防撞梁本体上。
所述防撞梁本体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防撞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好,减少机舱内零件损坏的可能性,减少乘员受伤风险,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板安装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撞梁结构安装布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汽车防撞梁总成,11、防撞梁本体,12、防撞板,121、第一贴合连接面,122、过渡连接面,123、第二贴合连接面,13、吸能盒,14、安装板,15、前拖车钩,2、机舱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614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行平稳的经编机牵拉卷取机构
- 下一篇:自助退税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