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流电池电堆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69523.0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8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邢枫;李先锋;张华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8/0273 | 分类号: | H01M8/0273;H01M8/18;H01M8/2455;H01M8/2483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电 池电堆 | ||
1.一种液流电池电堆,包括依次叠合端板、集流板、第一半电堆、双极板A、第二半电堆、集流板、端板;
第一半电堆和第二半电堆间的电路串联,第一半电堆和第二半电堆间的液路互不连通;
第一半电堆和第二半电堆分别包括由双极板B间隔的2个以上依次叠合的单电池组件;
单电池组件包括依次叠合的中部通孔处容置有正极的电极框、隔膜、中部通孔处容置有负极的电极框;
中部带通孔的电极框分成二类,第一类为靠近双极板A的二个电极框,其上于远离双极板A的一侧表面的四周边缘设有二个盲孔,盲孔通过位于远离双极板A一侧表面的电解液分配流道与电极框中部通孔相连通,盲孔的开口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第一半电堆或第二半电堆上相应的电解液公共通道相连通;
第二类为靠近双极板B的电极框,其上的四周边缘设有四个通孔,二个通孔通过电极框一侧表面的电解液分配流道与电极框中部通孔相连通;电极框上的四个通孔分别与双极板B四周边缘设有的四个通孔一一对应连通构成四条电解液公共通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其特征在于:
正极电解液由第一半电堆端板上的正极电解液入口流入第一半电堆的单电池间的正极电解液流入公共管路,经每个正极电极框上的正极电解液流入分配流道流入电极中,之后再经正极电解液流出分配流道汇入正极电解液流出公共管路,再经过第一半电堆端板上的正极电解液出口流出电堆;其中,正极电解液流入靠近双极板A一侧的正极电极框中的盲孔,经过正极电解液流入分配流道流入电极中,之后再经正极电解液流出分配流道流出另一侧盲孔,流出正极电极框;
负极电解液由第二半电堆端板上的负极电解液入口流入第二半电堆的单电池间的负极电解液流入公共管路,经每个负极电极框上的负极电解液流入分配流道流入电极中,之后再经负极电解液流出分配流道汇入负极电解液流出公共管路,再经过第二半电堆端板上的负极电解液出口流出电堆;其中,负极电解液流入靠近双极板A另一侧的负极电极框中的盲孔,经过负极电解液流入分配流道流入电极中,之后再经负极电解液流出分配流道流出另一侧盲孔,流出负极电极框。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其特征在于:
双极板A与上述第一类电极框之间用橡胶密封垫或橡胶密封垫密封组装;或双极板A与上述第一类电极框之间焊接或粘接密封组装。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其特征在于:
双极板A和双极板B均为平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695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丝编制网隔王板
- 下一篇:一种节能带转轮除湿的空调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