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97123.0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0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罗震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7/08 | 分类号: | H03K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袁文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区科技南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宽度 调制 信号 产生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电路,包括开关模块和充放电切换模块。在第一PWM信号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导通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以输出正电压信号,以及导通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四端之间的连接,以给所述充放电切换模块充。在所述第一PWM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导通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的第三端与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的第四端的连接,并导通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的第三端与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以输出负电压信号。从而获得低电平为负电压的PWM信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电路,不会对系统内部其他器件造成电磁干扰,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宽度调制信号产生电路。
背景技术
脉冲宽度调制(PWM)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目前的单片机供电都是+5V或者+3.3V,在需要使用高电平为正电压,低电平为负电压的PWM信号时,往往需要使用电平转换芯片,将正电压转换为负电压,但是电平转换芯片内部的工作频率较高,对单片机系统的电磁干扰较大,另外,电平转换芯片的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脉宽度调制信号产生电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开关模块和充放电切换模块,其中:
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一PWM信号,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输出第二PWM信号,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电源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第四端与所述充放电切换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PWM信号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导通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以输出正电压信号,以及导通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四端之间的连接,以给所述充放电切换模块充电;
所述充放电切换模块包括共用储能电容的充电开关支路和放电开关支路;
所述充电开关支路的第一端为所述储能电容的正极,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四端连接,所述充电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充电开关支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源端输出的电压时导通,以给所述储能电容充电;
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的第三端为所述储能电容的正极,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的第四端接地;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用于在所述第一PWM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导通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的第三端与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的第四端的连接,并导通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的第三端与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以输出负电压信号。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电路,在第一PWM信号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导通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以输出正电压信号,以及导通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四端之间的连接,以给所述充放电切换模块充。在所述第一PWM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导通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的第三端与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的第四端的连接,并导通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的第三端与所述放电开关支路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以输出负电压信号。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电路,通过设置开关模块、共用储能电容的充电开关支路和放电开关支路,就可以将第一PWM信号转换为低电平为负电压的第二PWM信号输出,无需使用电平转换芯片,节省电路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97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