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大减震器扭转角度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44654.4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9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东;石中均;侯宁;侯立世;李阳;李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68 | 分类号: | F16D13/68;F16F15/13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白冬冬 |
地址: | 130103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大 减震器 扭转 角度 结构 | ||
一种增大减震器扭转角度的结构,属于离合器改进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减震盘、盘毂结构的改进,从而能够增大扭转角度的增大减震器扭转角度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离合器其它组件、铆钉,改进并且结构完全相同的左减震盘和右减震盘、从动盘、外盘毂以及将左减震盘和右减震盘、从动盘、外盘毂安装或限位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增大减振器扭转角度,简化结构,降低零件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零件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合器改进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总成件。通常离合器与发动机曲轴的飞轮组安装在一起,是发动机与汽车传动系之间切断和传递动力的部件。它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能逐渐接合,从而保证汽车平稳起步;暂时切断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联系,以便于换挡和减少换挡时的冲击;当汽车紧急制动时能起分离作用,防止变速器等传动系统过载,从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随着国内客户使用体验要求越来越高,针对离合器的舒适性也越来越严格,能够对发动机的振动起到很好控制的离合器也是呼声越高。
现在常规的离合器减振结构如图,具体扭矩传输路径如下:
发动机扭矩通过一轴传递至内盘毂,内盘毂压缩预减振弹簧,压至一定角度后,扭矩传递至预减振从动片,预减振从动片与外盘毂及减振盘通过铆钉铆接在一起,可视同一零件,扭矩通过该系统传递至减振弹簧,从而带动摩擦片扭矩输出。
减振器的扭转角度通过从动盘与外盘毂之间的夹角来实现,但从动盘与外盘毂空间有限,故该空间所创造出来角度有限,零件外形特殊,要求零件表面加工精度较高,并对冲压模具损耗较大。
其缺点是:减振器扭转角度小,零件结构复杂,零件加工难度大,加工零件时模具易损耗,零件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减震盘、盘毂结构的改进,从而能够增大扭转角度的增大减震器扭转角度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离合器组件、铆钉,结构完全相同的左减震盘和右减震盘、从动盘、外盘毂以及将左减震盘和右减震盘、从动盘、外盘毂安装或限位的限位块;
左减震盘或右减震盘:在减震盘开窗靠近中心一侧有凸起,在凸起上开有限位块安装孔;
从动盘:从动盘中心孔为圆形边缘,从动盘开窗靠近中心一侧留有限位块限位槽;
外盘毂:在外盘毂中心部位为盘毂齿形,盘毂齿形和减震盘齿形对应并均与离合器组件上的中部齿形匹配,外盘毂的外缘为圆形,并与圆形边缘间隙配合;
在左减震盘和右减震盘、外盘毂分别有互相对应的减震盘安装孔、外盘毂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增大减振器扭转角度,简化结构,降低零件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零件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震盘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从动盘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盘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446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盘的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餐盘垫纸印刷机废料切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