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光红外热像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53433.3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2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郭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红谱威视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G01J5/04;H04N5/33;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张小勇;刘铁生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热像仪 | ||
本申请实施例是关于一种双光红外热像仪,涉及红外摄像仪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双光红外热像仪的散热效率,降低双光红外热像仪的体积。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光红外热像仪包括:金属壳体;芯片模组,设置于所述金属壳体内,包括:可见光电路板、红外光电路板;导热部件,导热连接所述金属壳体以及所述可见光电路板的发热区域。通过导热部件导热连接金属壳体以及可见光电路板的发热区域,从而使得可见光电路板的发热区域的热量能够快速的由导热部件导向金属壳体,通过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金属壳体实现快速的散热,相对于现有技术,金属壳体内部无需设置过大的内部空间,易于实现双光红外热像仪的体积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红外摄像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光红外热像仪。
背景技术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基于任何超过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具有热辐射这一特性而发展起来的,通常利用热成像系统把物体的红外辐射通过光电转换形成可供人类视觉分辨的热图像,即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并根据强度特点还原为物体的热图像,红外热成像技术使人类超越了视觉障碍,由此人们可以观测到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
红外热成像系统就是这种对被测目标在红外层面进行实时显示的系统。由于属于被动成像系统,该系统无论白天或是黑夜均可正常工作,完全不受光线、雨、雪、雾、烟等各种环境的影响。这就使得红外热像仪成为在照明不良、天气恶劣等条件下进行监测的理想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认知程度的提升,红外热像仪如今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的工作领域当中,对于成像的需求不同,在某些领域中当中,不仅需要热成像图像,还会需要同时具备可见光成像图像,因而,市场上还存在有双光红外热像仪,在双光红外热像仪同时设置红外热成像电路以及可见光电路,其同时具备红外热成像以及可见光成像功能。然而,可见光电路在工作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在双光红外热像仪内部设置了较大的散热空间,使得双光红外热像仪的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光红外热像仪,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双光红外热像仪的散热效率,降低双光红外热像仪的体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光红外热像仪,包括:
金属壳体;
芯片模组,设置于所述金属壳体内,包括:可见光电路板、红外光电路板;
导热部件,导热连接所述金属壳体以及所述可见光电路板的发热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双光红外热像仪,其中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相对扣合的第一侧金属外壳以及第二侧金属外壳;
所述导热部件包括第一导热体以及第二导热体,所述第一导热体通过导热硅脂导热连接所述可见光电路板的第一侧以及所述第一侧金属外壳,所述第二导热体通过导热硅脂导热连接所述可见光电路板的第二侧以及所述第二侧金属外壳。
可选的,前述的双光红外热像仪,其中所述金属壳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导热槽。
可选的,前述的双光红外热像仪,其中所述第一导热槽为多个,并排设置。
可选的,前述的双光红外热像仪,其中所述可见光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金属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一侧金属外壳的导热槽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侧金属外壳的导热槽的面积。
可选的,前述的双光红外热像仪,其中所述第二侧金属外壳的正面用于设置镜头,所述第二侧金属外壳的导热槽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金属外壳的侧面;
所述第一侧金属外壳的导热槽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金属外壳的背面以及侧面,所述第二侧金属外壳的背面与所述第二侧金属外壳的正面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红谱威视图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红谱威视图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534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片组件光伏接线盒
- 下一篇:一种智慧城市垃圾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