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高效率汽车车桥双向同步加工复合数控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56329.X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5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沈曙东;张士第;陶莹;段霆文;沈阳光;贾从斌;龙云雷;李顺高;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沈昆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 |
代理公司: | 曲靖科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2 | 代理人: | 李继琼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高效率 汽车 双向 同步 加工 复合 数控机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高效率汽车车桥双向同步加工复合数控机床,包括床体、变速箱、主轴、刀架、床鞍、尾座和双通道数控系统控制器,变速箱设置在床体的左侧上,变速箱的下方设有主电机,主轴设置在变速箱右侧的床体上,所述床鞍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一号床鞍和二号床鞍,述刀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一号刀架和二号刀架,所述一号刀架设置在一号床鞍上方,二号刀架设置在二号床鞍上方,尾座设置在二号刀架右侧的床体上;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使用传统的数控机床加工时,零件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均不能达到图纸要求,整个加工过程中存在零件多次转序、多次装夹,零件精度无法有效保证、效率低,对人力物力资源造成很大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高效率汽车车桥双向同步加工复合数控机床。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汽车车桥零件一般采用带齿轮箱主轴、尾座等传统的数控机床加工,在使用传统的数控机床加工后,零件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均不能达到图纸要求,且后工序还需要进行铣、钻加工。整个加工过程中存在零件多次转序、多次装夹,零件精度无法有效保证、效率低,对人力物力资源造成很大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表面光洁度高的汽车车桥零件双向同步加工复合数控机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高效率汽车车桥双向同步加工复合数控机床,包括床体、变速箱、主轴、刀架、床鞍、尾座和双通道数控系统控制器,所述床体由整体浇铸而成,床体的下方等距设有若干支撑底座,所述变速箱为可编程自动变速箱,变速箱设置在床体的左侧上,变速箱的下方设有主电机,主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传递到变速箱,所述主轴为高精度带C轴功能的独立主轴,主轴设置在变速箱右侧的床体上,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主轴关联连接,主轴上还设有分度定位装置,所述变速箱和主电机分别通过控制线与双通道数控系统控制器关联连接,双通道数控系统控制器通过控制线分别控制主电机的传输转速和变速箱的档位变换。
所述床鞍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一号床鞍和二号床鞍,所述一号床鞍设置在主轴输出端右侧下方的床体上,二号床鞍以床体顶端面的中点为原点与一号床鞍左右相对称设置,所述刀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一号刀架和二号刀架,所述一号刀架设置在一号床鞍上方,二号刀架设置在二号床鞍上方,一号刀架上设有一号钻铣头,一号钻铣头的底端设有一号滑板,二号刀架上设有二号钻铣头,二号钻铣头的底端设有二号滑板,所述一号钻铣头和其底下的一号滑板通过控制线与双通道数控系统控制器与关联连接,双通道数控系统控制器通过控制线控制一号滑板的滑动和一号钻铣头的工作,二号钻铣头和其底下的二号滑板通过控制线与双通道数控系统控制器与关联连接,双通道数控系统控制器通过控制线控制二号滑板的滑动和二号钻铣头的工作。
所述尾座为高精度重载芯轴旋转液压伸缩尾座,尾座设置在二号刀架右侧的床体上,尾座通过控制线与双通道数控系统控制器与关联连接,双通道数控系统控制器通过控制线控制尾座液压装置的伸缩,工件设置在一号刀架和二号刀架之间,工件的一端末通过主轴的输出端顶紧,另一端通过尾座顶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沈昆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沈昆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563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