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空气质量监测功能的移动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33088.4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3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鱼晨;胡振;雷佳琦;孙蕊;褚旋梓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06;G01N33/2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空气质量 监测 功能 移动 机器人 | ||
一种具有空气质量监测功能的移动机器人,包括安装在机器人顶部的甲醛传感器、PM2.5传感器、甲烷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摄像头模块,机器人内部安装有A/D转换模块、主控制器,A/D转换模块用于将甲醛传感器模块、PM2.5传感器、甲烷传感器将各自采集到的气体浓度经模拟量转换成对应的数字量;主控制器用于处理各传感器模块传送过来的数字量,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LCD显示模块、语音报警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舵机、单目摄像头、无线通信模块相连,LCD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主控制器处理后的数据,电机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左电机、右电机。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出异常信息,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空气质量监测功能的移动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致使人类生活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继煤烟型污染、光化学型污染后的第三代污染问题。据有关数据统计,人类有8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随着近年来室内装修材料的普遍化,室内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各种因室内有害物质导致的疾病频繁发生,因此,室内空气质量(IAQ)对于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目前有关环境监测的设备已经有很多研究,但其集成度较低、体积过大、不具备移动能力的缺点也很明显,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空气质量监测功能的移动机器人,能够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出异常信息,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空气质量监测功能的移动机器人,包括安装在机器人顶部的甲醛传感器1、PM2.5传感器2、甲烷传感器3、温湿度传感器4、摄像头模块14,所述温湿度传感器4将采集到的信号直接输出数字量,机器人内部安装有A/D转换模块5、主控制器6,A/D转换模块5用于将甲醛传感器模块1、PM2.5传感器2、甲烷传感器3将各自采集到的气体浓度经模拟量转换成对应的数字量;主控制器6用于处理各传感器模块传送过来的数字量,所述主控制器6的输出端分别与LCD显示模块7、语音报警模块8、电机驱动模块10、舵机13、单目摄像头14、无线通信模块15相连,LCD显示模块7用于显示主控制器6处理后的数据,电机驱动模块10用于驱动左电机11、右电机12。
所述的甲醛传感器模块1型号为ZE08-CH2O,用于对室内挥发性有毒气体甲醛的含量进行监测。
所述的PM2.5传感器模块2型号为ZH03A,用于对室内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平均浓度进行监测。
所述的甲烷传感器模块3型号为MQ-4,用于对室内可燃性气体甲烷浓度的监测。
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模块4型号为DHT11,用于对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进行监测。
所述的A/D转换模块5型号为TLC2543,用于将传感器获取到的信息经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发送给主控制器6进行处理。
所述的主控制器6为Raspberry Pi,型号为4B,用于处理各传感器模块传送过来的数字量,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实时的送入LCD显示模块7进行显示。
所述的语音报警模块8型号为BY8301,用于存储多路、多种格式的音频,并通过喇叭9播放音频。
所述的电机驱动模块10的型号为L298N,所述的左电机11、右电机12的型号为GJB37-520直流减速电机。
所述的摄像头模块14型号为OV10635,用于在空气质量异常地点拍摄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30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