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载AGV转运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68249.3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5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章逸丰;杨志昆;任文珍;曾骥;曹慧赟;杨玉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迦自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075;B66F9/22;B66F17/00;F16F15/04;B60K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苏冲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载 agv 转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载AGV转运车,包括车体、控制单元、装载装置、第一浮动装置、第二浮动装置和驱动组件,车体是框架结构,车体上端设置控制单元、车体下端安装所述驱动组件,车体两侧分别安装第一浮动装置和第二浮动装置,第一浮动装置和第二浮动装置相互平行且对车设置,车体的横截面是U形结构,车体内部安装装载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重载AGV转运车,可以对货物有效进行叉取,并录入货品信息,配置防撞的浮动装置,保障了生产安全,两组驱动模块的设置确保了每个驱动单元均可通过差速进行旋转,不需要转弯半径,可原地实现转弯,且并不会对转轮和路面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AGV转运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重载AGV转运车。
背景技术
AGV转运车是近年新兴的自动化仓储搬运工具,可实现无人化货物叉取、转运、堆高、码放等功能,因转运车的载荷较大,需要较大的转弯半径才能完成转弯的指令,若转弯半径过小转轮及路面均会因扭力而产生性别,减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了保证安全性和平稳性,需要对货物的位置进行判断,AGV转运车在靠近货物准备叉取时,发出减速指令,使得转运车低速状态下完成货物的叉取,同时,转运车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非正常碰撞的情况出现,也需要防撞机构来避免可能对人、设施及AGV转运车本体的伤害和破坏,现有防撞设施多采用传感器等信号传输指令,环境及设备本身的要求极高,可靠性较差,而机械结构的防撞指令传递为硬性结构,指令传输及时,对环境要求低,且使用寿命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重载AGV转运车,以解决转运车转弯半径大以及防撞装置多采用电机原件传输指令,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重载AGV转运车,包括车体、控制单元、装载装置、第一浮动装置、第二浮动装置和驱动组件,车体是框架结构,车体上端设置控制单元、车体下端安装所述驱动组件,车体两侧分别安装第一浮动装置和第二浮动装置,第一浮动装置和第二浮动装置相互平行且对车设置,车体的横截面是U形结构,车体内部安装装载装置,装载装置包括门架起升组件、货叉组件、伸缩缸、拉线组件、辨识组件、判断组件和若干滑轮,车体的所述U形结构的两侧内壁设有U形滑槽,门架起升组件的下端通过若干滑轮分别卡接至两个所述U形滑槽内,门架起升组件一侧安装货叉组件,门架起升组件的另一侧通过伸缩缸固定连接至车体的所述U形结构底部,门架起升组件上安装拉线组件,货叉组件上分别安装辨识组件和判断组件,门架起升组件、伸缩缸、拉线组件、辨识组件、判断组件和驱动组件均信号连接至控制单元内的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拉线组件包括第一拉线编码器和第二拉线编码器,第一拉线编码器和第二拉线编码器的型号均是SICK_BCG08,第一拉线编码器和第二拉线编码器的外围均固定安装至车体所述U形结构内,第一拉线编码器的拉线端固定连接至门架起升组件的叉车门架一侧,第二拉线编码器的拉线端固定连接至门架起升组件的货叉架底端,第一拉线编码器和第二拉线编码器均信号连接至控制单元内的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浮动装置和第二浮动装置的结构相同,第一浮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一连板、第二连板和扭簧,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支板的第一侧固定安装至车体的一侧,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安装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相互交叉设置,且第一连板中部和第二连板的中部通过一个转轴相铰接,所述转轴外围设置所述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顶触至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一连板的两端分别铰接至第一支板的第二侧、第二支板的第一侧,第二连板的两端分别铰接至第一支板的第二侧、第二支板的第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前驱总成和后驱总成,所述前驱总成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后驱总成包括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和后驱悬挂,第一驱动单元上端和第二驱动单元上端均固定连接至车体下端,第三驱动单元上端和第四驱动单元上端均通过后驱悬挂固定连接至车体下端,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均相互平行设置且均信号连接至控制单元内的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迦自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天津迦自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682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太阳能发电板
- 下一篇:一种钢管修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