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低功耗应用的隔离电源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95552.2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0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刘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芯北电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088;H02H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琼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功耗 应用 隔离 电源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功耗应用的隔离电源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驱动电源、可调振荡电路、逻辑控制单元、H桥驱动单元、热保护单元和过流保护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可调振荡电路,H桥驱动单元,过流保护等功能,使小功率隔离电源的设计简化,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系统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电源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低功耗应用的隔离电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子设备越来越要求功能齐全,体积小巧,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等,看似互相矛盾的需求却在技术的快速升华下得以同步前行。芯片的高度集成,是设备的功能,性能等方面得到了保证,而安全可靠则更加依赖良好的设计以及稳定的工艺保障。信息时代,各种通讯方式百花争鸣,而作为主干的通讯方式往往是基于有线连接或光缆传输,其中有线连接方式在现场分布式采集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有线连接方式,则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外部信号和内部电路的信息传递,因此也更容易将空间的各种干扰,冲击带入设备内部,也有风险将设备内部的高压电带到总线上,给人类活动带来风险。
比较通行的解决方法是使用隔离方案,将通讯线路及控制部分与设备内部其他电路隔离开。以电能表为例,其配置的485总线就是两线制的串行总线,在设计时往往要在主电源增加一个单独的隔离回路,由于输入电压有比较大的波动范围,隔离输出的电压还需要进行稳压后再提供给485驱动芯片,而485通讯部分实际功耗很小,主回路增加一路隔离回路会增加电源设计调试的难度,加上稳压部分的投入会增大成本需求。类似情况有很多,为了对通讯部分进行隔离而额外需要设计隔离电源电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低功耗应用的隔离电源控制装置,以简化主电源的设计,降低成本。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低功耗应用的隔离电源控制装置。该隔离电源控制装置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驱动电源、可调振荡电路、逻辑控制单元、H桥驱动单元;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驱动电源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接外部电源和启用信号,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驱动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可调振荡电路、逻辑控制单元和H桥驱动单元的电源端相连;所述可调振荡电路的输入端接收外部调制信号;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可调振荡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H桥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H桥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外接变压器原边的两个不同端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H桥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至第四MOS开关管、第一采样电阻和第二采样电阻;所述H桥驱动单元的电源端到接地端之间有两条并联通路;第一并联通路中依次串联有第一MOS开关管、第一采样电阻、第二采样电阻和第三MOS开关管;第二并联通路中依次串联有第二MOS开关管和第四MOS开关管;所述H桥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第一MOS开关管和第三MOS开关管的栅极,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第二MOS开关管和第四MOS开关管的栅极;所述H桥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从第一采样电阻和第二采样电阻的连接节点引出,第二输出端从所述第二MOS开关管和第四MOS开关管的连接节点引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热保护单元和过流保护单元,且两者的电源端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驱动电源的输出端连接,两者的输出端与所述逻辑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过流保护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H桥驱动单元中所述第一MOS开关管和第一采样电阻的连接节点;所述过流保护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H桥驱动单元中所述第三MOS开关管和第二采样电阻的连接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芯北电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芯北电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95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