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建筑建造时暗装电子元器件用的预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212872.4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5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松;李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明松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H01R13/73;H01R13/502;F21V21/02 |
代理公司: | 南昌逸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5 | 代理人: | 刘林艳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建筑 建造 时暗装 电子元器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配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建造时暗装电子元器件用的预埋结构,包括预埋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盒子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装置,所述预埋盒子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敲落孔,所述第一敲落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敲落孔分别位于预埋盒子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敲落孔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敲落孔的内壁均安装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第一敲落孔内壁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敲落板。该智能建筑建造时暗装电子元器件用的预埋结构,通过设置把手、清理板和伸缩弹簧的配合,可以在拉动把手带动清理板向外移动时,对预埋盒子内的混凝土水泥等进行清理操作,便于后续对开关、插座等电器件的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建筑建造时暗装电子元器件用的预埋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建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在建筑的过程中,通常在混凝土浇筑的剪力墙、楼板中预先埋入线管、电气盒,从而避免后期电气施工时,在剪力墙、楼板中开槽,破坏剪力墙、楼板的结构。家用式的配电箱通常是安装在墙体上的,根据安装方式不同分为明装和暗装两种,配电箱的明装即是将配电箱通过螺钉安装在墙体上,配电箱的暗装即是在施工时于墙体上留有预留孔,并在后期将配电箱安装于预留孔内,为了后期方便装线,在安装的过程中,箱体的周边与预埋孔均会留有空隙。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预埋结构:
(1)在对预埋结构安装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对预埋结构进行固定的原因,现有的预埋结构通常都是直接与水泥等直接接触,水泥则会通过预留孔进入到预埋件中,清理比较麻烦,影响后续的开关、插座、灯等电气件的安装;
(2)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可能需要多个预埋结构的原因,现有的预埋结构大多都是单独的,也有些连接较为复杂,使用非常不便,也不便于与线管之间的接通。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建筑建造时暗装电子元器件用的预埋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建筑建造时暗装电子元器件用的预埋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现有的预埋结构,存在预埋结构通常都是直接与水泥等直接接触,水泥则会通过预留孔进入到预埋件中,清理比较麻烦,影响后续的开关、插座、灯等电气件的安装,和现有的预埋结构大多都是单独的,也有些连接较为复杂,使用非常不便,也不便于与线管之间的接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建筑建造时暗装电子元器件用的预埋结构,包括预埋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盒子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明松,未经曹明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12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照明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双摄摄像头模组